熱門搜尋 :
SpaceX近日發射六個具備Direct to Cell能力的Starlink衛星進入低地球軌道(LEO),進一步消除行動網路通訊死角。
從物聯網和企業營運科技的角度來看,提升資安韌性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是一項涉及整個產業發展策略的課題。在生成式AI、萬物聯網的新時代,建構全面的資安防禦措施是企業生存和成長的關鍵。
伊諾瓦科技(Enova)自2000年成立以來,致力於發展即時硬體加解密技術,將加密技術發揮到極致,打造軍規等級的安全晶片,累積超過20年的經驗與技術實力,得到美國聯邦政府和國防部的背書,單晶片加密模組取得美國FIPS 140-2 Level 3和Level 2驗證,並通過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和美國國家資訊安全保證聯盟(NIAP)機密商業解決方案(CSfC)計劃的資訊技術安全評估共同準則(CC)認證。產品部署於航空航太、國防、軍事、政府、企業、工業和遊戲驗證。
專注於發展工控場域防護機制的TXOne Networks(睿控網安),基於OT零信任原則提供Portable Inspector安全檢測、Stellar端點保護、Edge網路安全防禦系列,協助企業在數位轉型過程中避免惡意程式入侵。
隨著人工智慧(AI)、雲端運算等新興應用快速發展,加速物聯網(IoT)應用普及,台灣擁有完整的資通訊(ICT)產業供應鏈,經常成為駭客鎖定的標的,背後目的不外乎求財、求名,甚至是政治意圖。
從各大市場趨勢報告,可以觀察到使用者越來越重視物聯網資安。
Counterpoint報告顯示,嵌入式SIM卡裝置出貨量已經越過反曲點,進入高速成長階段,預計接下來五年累計將超過60億台。Juniper Research進一步指出,在眾多嵌入式SIM卡技術中,iSIM重要性逐漸提升,預期2024年iSIM將受到物聯網需求影響而加速成長。
隨著物聯網(IoT)產業持續發展,裝置數量不斷成長,美國FCC針對在美國銷售的智慧裝置,提出了US Cyber Trust Mark安全標章計畫,讓消費者得以辨識符合更高網路安全標準的聯網裝置,預計最快在2024年實施。
從金融卡與智慧卡時代就投入資訊安全晶片的意法半導體(ST),針對物聯網(IoT)時代網路節點類型、數量大幅成長,ST安全解決方案已延伸到更多新興的熱門應用領域,包括智慧聯網裝置、監控、共享單車/機車、智慧製造與蜂巢式M2M等,透過STSAFE與ST4SIM兩個產品系列,滿足物聯網應用的資安需求。
Matter的四大宗旨為:簡單、互通、可靠以及安全。
在2022年6月台灣推出5G智慧杆標準後,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於2023年進一步攜手系統整合商、資通訊產業、智慧杆體設計製造業等11家業者,催生台灣首個遵循國家標準的5G智慧杆實作與商用服務驗證示範案場問世。
歐盟即將針對車廠強制實施資安標準R155,車用供應商則需要透過導入ISO/SAE 21434來協助車廠達成R155的要求。
人工智慧(AI)技術在車用領域發展快速,包含ADAS、自駕、車輛模擬與測試、語音助理、異常行為偵測以及預測維護,都是AI的應用。
2023年,台灣中油規畫建立全台第一座加氫站,Toyota代理商也宣布將Mirai氫能電動車引進台灣,最快2024年上路。氫能技術已發展多年,業界積極尋找適合氫能的應用及市場,並持續探索新技術的潛力,未來將和電動車一同實現淨零目標。
隨著車用軟體持續導入人工智慧(AI)技術,國際組織打算透過ISO 42001的FDIS與ASPICE 4.0,規範管理系統及AI系統開發。
隨著工控場域資安問題浮上檯面,各產業紛紛尋求標準化制度來解決資安困境,專門為解決工業自動化和控制系統(IACS)和營運科技(OT)安全問題的IEC 62443標準受到極大關注,已成為許多垂直領域制定規範的基礎。
汽車連接聯盟(Car Connectivity Consortium, CCC)近日宣布,針對採用NFC通訊協定的裝置推出CCC數位車鑰認證(CCC Digital Key Certification),車廠和行動裝置業者在通過認證後,能夠在產品上以標章形式標示,有助作為消費者選購產品的相容性依據。
Vision Pro以其極高規格引起業界關注,觀察市場上的裝置發展,可以看出XR裝置持續建立產品價值,並透過專用晶片滿足感測資料處理等運算需求,接下來等到顯示技術成本降低、供應鏈成熟,XR有機會進入更加多元的市場。
隨著工業物聯網演進,以往封閉環境無須考量的資安議題,如今卻成為確保營運環境正常運行的關鍵要務。
AIoT與5G將成為物聯網的重要環節,但數以10億計的物聯網終端,透過各式聯網技術將衍生層出不窮的安全隱患,唯有透過各式安全技術、產業規範與廠商解決方案,才得以確保物聯網安全。
Featured Videos
Upcoming Events
Hot Keyword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