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3G推遲利弊之間仍見商機

2004-07-05
鑑於歐洲3G牌照發放後,在推展3G上面臨技術與市場發展的考驗,中國大陸政府對於3G的發展持續採取保守穩健的態度...
鑑於歐洲3G牌照發放後,在推展3G上面臨技術與市場發展的考驗,中國大陸政府對於3G的發展持續採取保守穩健的態度,再三強調以「積極跟隨、新型實驗、培育市場、支持發展」為方針,作為中國推展3G的依循準則。分析大陸3G牌照發放的時程,由於3G尚未進行網路試驗,市場需求顯示3G環境仍未成熟,再加上由中國大陸所提出的TD-SCDMA技術成熟度尚無法因應3G的商用,因此大陸3G牌照的發放,保守估計將延遲至2004年底或2005年中。本文將依據大陸3G時程的推延,分析是否引發對其他替代或互補技術發展所造成的影響。  

中國大陸信息產業部於2001年6月結合營運商、設備商與研究單位,成立3G技術試驗專家組(3G TEG),正式啟動3G技術試驗。3G技術試驗的主要目的除驗證技術可行性,並為制定產業政策提供技術依據外,尋求適合中國國情的3G營運模式與業務類型亦是試驗的目標。  

3G牌照發放之影響因素分析  

3G試驗規劃顯示3G牌照發放將推遲  

整體3G技術測試共分為二個階段圖1,第一階段為單系統測試階段,已於2003年9月完成。測試結果顯示(表1),在WCDMA方面,多數廠商在系統面可滿足測試的規範要求與基本條件,但終端仍存在穩定性及耗電問題;而在cdma2000核心頻段(2GHz)的測試方面,系統與終端設備均可滿足功能及所規範的要求,但相較於系統設備在測試期間的穩定運作,終端設備則欠缺穩定性,且終端種類亦有限;至於TD-SCDMA,則基本驗證了系統要求與智能天線的效能,惟終端設備仍屬測試終端,並在功能支援上有所不足。  

繼第一階段測試之後,信息產業部於2003年11月前完成網路技術試驗規範,並於2004年2月正式啟動第二階段的網路試驗。第二階段的測試主要針對功能與業務的支持度、多廠商設備的互操作性(如3G終端與網路間、2G與3G網路間設備的互操作性)、2G與2.5G/3G的兼容性,以及容量、覆蓋與干擾問題等項目進行驗證,參與者包括參與第一階段測試的營運商、通過第一階段測試的設備商與所有的3G終端設備商。  

至於系統基本配置則要求每個廠商每種技術可提供1套核心網路設備、2套基地台控制器與5~10套基地台。  

由大陸3G試驗成果觀之,現階段3G在技術及產品(尤其是終端)上的成熟度仍不足,多廠商及多標準間亦缺乏相容性及互通性,而無線覆蓋(尤其是室內覆蓋) 與干擾問題亦有待解決。再加上終端設備(如手機)在款式、價格、業務互通性等方面的發展上相對於系統設備而言,平均約延遲6~8個月,因此,考量3G第二階段試驗的時程規劃、終端設備商用後的普及度,以及TD-SCDMA的技術成熟度,若大陸擬待系統測試成熟時才發放執照,則保守估計大陸3G牌照發放亦將在2004年底至2005年中左右。  

市場需求顯示3G環境仍未成熟  

根據信息產業部的統計,大陸行動電話用戶數持續成長,2003年底大陸行動電話用戶數已超越固定電話用戶人口,達到近2.69億戶的規模。而在收入方面, 2003年底大陸行動通訊收入佔整體電信業務收入約46.86%,較2002年成長約15.43%。其中,行動語音業務仍為最主要的收益來源,而行動數據業務收入則約佔5%左右。在中國移動及中國聯通積極推動數據業務之下,數據業務逐步發展,其中又以SMS為最大宗,2003年累計SMS發送量達 2,100億則,為2002年簡訊發送總量的2.3倍。隨著行動電話用戶人口的增加,在營運商的大力推動下,行動數據業務將具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然就3G業務的觀點,3G除可提供2G所能提供的服務之外,亦可提供2G無法提供的高速行動多媒體業務。以目前用戶對於數據服務的使用狀況觀之,數據服務雖呈現成長趨勢,但所佔電信業務收入比重甚小,顯見用戶需求仍集中於行動語音通訊,而受限於傳輸速率與終端限制,數據應用則以即時的訊息傳送(如SMS) 為主,3G新業務的提供仍明顯不足。由於這些業務對於網路的要求並不高,現階段2.5G的網路即可支應。在另一方面,信息產業部的調查資料亦顯示,用戶雖對3G可提供的服務有所期待,但在收入成長有限之下,用戶對使用行動通訊新業務的支出費用亦持保守態度,顯示無論對營運商或用戶而言,3G業務需求雖然存在,但並非迫切之需。  

再就市場競爭面來看,在龐大的行動通訊市場中,現階段僅兩家營運商在角逐,競爭仍不夠充分,故信息產業部已明確表示,未來將藉由3G牌照的發放,引入營運商來重塑競爭格局,因此,3G牌照的發放將在2張以上。在競爭日趨激烈之下,若無法提供差異化的服務,刺激用戶對於數據加值應用的需求,行動語音業務勢必又將成為殺戮戰場,未來3G業務收入是否能支撐對3G的高度投資,對營運商而言將是極大的挑戰。整體觀之,現階段由於2.5G的網路容量尚具擴展空間,而行動數據業務需求亦尚待培育,在營運商未有合適的3G營運模式之下,基於競爭秩序的考量,關於3G發展的必要性與時機的爭議,勢將影響中國3G牌照發放的進程。  

TD-SCDMA技術成熟度尚無法因應3G的商用  

TD-SCDMA為大唐所提出的3G技術標準,為擺脫2G時代國際大廠在標準發展及IPR上的掣肘,大陸信息產業部及相關政府部門已多次公開表示,政策上將堅決支持本土標準的發展。因此,大陸3G牌照的發放亦將視TD-SCDMA技術的成熟度而定。  

相較於WCDMA與cdma 2000實際商用化的程度,TD-SCDMA為較晚提出的標準,在信息產業部第一階段的3G技術測試中,僅大唐與西門子合作開發的一套系統參與測試,且尚無可供測試的商用終端設備。除在技術及設備的成熟度上較為落後,在全球121個核心頻段的許可證中,現階段亦尚未有TD-SCDMA的正式牌照發出。  

而在TD-SCDMA的商用化時程規劃方面,TD-SCDMA主要有TSM及LCR兩種系統,TSM主要基於GSM核心網路標準,主要定位於與WCDMA 聯合組網;而LCR則由核心網至無線接入部分均基於3G標準,具備單獨組建網路的能力,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在信息產業部的第一階段技術測試中,參與測試的 TD-SCDMA系統即採用TSM方式,預估TSM系統部分在2003年底可投入商用,而終端則可於2004年實現商用。在基於3G核心網標準的LCR方面,大唐已與Nortel合作在重慶進行試驗,預估晶片將在2004年中左右可以開發出來,系統設備可於2004年底商用,而終端的商用化則預估於 2005年實現。就TSM及LCR的發展,在大唐最初的設想中,原擬先透過TSM實現由2G到3G的演進,並對LCR的發展提供基礎,但由於LCR的發展較預期為快,故現階段已形成TSM與LCR並存的狀況,隨著LCR的發展,TD-SCDMA將更具有與WCDMA、cdma2000三足鼎立的態勢。  

根據TD-SCDMA相關系統與終端設備的開發計劃,與信息產業部第二階段的技術試驗規劃觀之,預估TD-SCDMA將於2005年在技術及設備上達到可因應3G商用的成熟度。  

大陸3G推遲之影響分析  

根據上述分析,可知大陸3G牌照的發放,保守估計將延遲至2004年底或2005年中。隨著大陸3G時程的推延,各界已引發對其他替代或互補技術發展的預期心理,茲分析如下︰  

EDGE發揮空間有限  

面對大陸政府遲遲不發放3G牌照,相關的行動通訊設備商除持續推廣3G技術外,亦設法向電信營運商推廣EDGE技術,EDGE為介於GPRS與3G間的行動通訊技術,即一般稱之的2.75G。  

就行動營運商的觀點,對推出3G服務持謹慎態度的原因,除技術的不成熟外,主要係來自於尚未掌握合適的營運模式,能由有限的3G服務來獲利。由於現階段行動數據服務所佔比重甚小,2.5G的網路已足以提供用戶所需的服務,並尚有擴容的空間,再加上EDGE本身屬於過渡的技術,未避免無意義的投資,行動通訊營運商在考量相關的系統建置時,多傾向於直接由2.5G升級至3G,因此,整體觀之,大陸行動通訊營運商對EDGE並未投入太多的關注,也因此,即便3G 的發展時程推延,但大陸市場中可供EDGE發揮的空間仍十分有限。  

WLAN與3G為互補關係  

分析目前大陸電信營運商推展WLAN所面臨的問題,主要在於缺乏合適的營利模式。除WLAN本身存在安全認證與互聯互通的問題,就環境條件觀之,大陸的幅員廣大,佈建AP的成本相對較高,且大陸現階段在支援終端(如NB、PDA等)的普及率並不高,如大陸筆記型電腦佔整體PC銷量約僅8%,遠低於歐美國家的25%及日本的55%。因此,若WLAN仍僅定位為高速無線上網,對上網習慣不若歐美日發達的大陸用戶而言,實無太大意義。就電信營運商的角度,透過與 ICP及ASP合作建構寬頻網路與應用產業鏈,並藉由多元加值服務的提供來擴大寬頻用戶基礎,才是現階段最主要的發展重點。而未來隨著用戶基礎、終端基礎及網路基礎的逐步擴展,藉由固定及行動網路結合WLAN,才是電信營運商最終得以創造價值的策略思考方向。  

故就技術及服務提供的角度,WLAN與3G間主要存在互補關係,即使3G發展有所推遲,未來的方向亦將是行動通訊網路與WLAN技術的融合,而採用何種技術則視環境條件而定。對系統廠商而言,未來將由標準的統一性切入,最終實現核心網路的互通,並達到無縫切換、安全性、多標準與多應用的目標。對用戶而言,則無須考慮營運商所採用的技術為何。因此,就電信營運商、設備商及用戶需求的角度而言,推動大陸WLAN市場成長的關鍵,主要將在於支援WLAN發展的環境成熟度。  

小靈通將面臨行動電話的資費競爭  

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於1994年即開始對小靈通進行研究,就技術的角度而言,小靈通並不適合作為無線通訊發展的方向。而就市場競爭角度觀之,作為固定電話的延伸,小靈通的成功主要來自於與市話相同的資費標準。現階段中國移動及中國聯通已紛紛採取各種收費折扣方案,行動電話雙向收費的費率已幾乎等同於單向收費的水準,而信息產業部亦表示,未來隨著行動通訊的發展,行動資費極有可能實現單向收費。也因此,伴隨行動通訊資費的下降,無線市話的後續發展將面臨極大的考驗。  

再就3G頻段劃分的角度而言,小靈通目前所使用的頻段為1900MHz~1915MHz,與TD-SCDMA的3G規劃頻段衝突,信息產業部已一再明確表示,小靈通的頻段肯定會用於3G,因此,未來小靈通所使用的頻段確將被收回。然由於近期此頻段在全球使用的情況不一,所以現階段信息產業部仍允許小靈通繼續使用該頻段。此外,3G頻率規劃方案中亦未針對佔用1900MHz~1915 MHz頻段的無線市話系統制定使用年限,顯示政策上對於小靈通無線市話的發展,傾向於採取漸進式的轉換策略,不排除讓3G與小靈通有一段時間的並存。  

因此,隨著3G的推遲,小靈通一方面雖可延長使用該頻段的時間,但如何因應行動電話的價格競爭,才是小靈通是否得以繼續發展的重要關鍵。  

電信營運商以提高數據業務收入與 拓展用戶為目前重點  

基於技術、設備的成熟度,以及市場需求的考量,大陸政府在3G發展上採取審慎的態度,預期在2005年3G在中國才會有較大的進展。面對3G的推遲以及大陸政府對於TD-SCDMA的高度支持,大陸行動通訊市場的機會目前仍將先以語音加值應用及數據服務為主,而未來則將來自於TD-SCDMA與 WCDMA、cdma2000競合所產生的設備需求。  

對大陸的電信營運商而言,預期現階段將以提高數據業務收入與拓展數據用戶為重點,進而透過用戶需求帶動3G市場環境的成熟,因此,包括行動商務、行動影像電話服務、行動定位服務等加值應用,將是未來發展的焦點。而日本及韓國營運商在2.5G甚至3G發展中,透過服務帶動市場成長的營運經驗,將可作為思考大陸行動數據服務發展方向的借鏡。  

針對設備廠商,建議應釐清2.75G的迷思,持續追蹤3G技術的發展,並利用大陸3G推遲的時間持續儲備技術實力。在設備開發上,建議除積極研發可支援單一3G網路的終端設備外,多頻多模的終端設備將是未來發展的重點,尤其TD-SCDMA系統在發展上更是有此需求,值得密切關注。而與行動通訊網路互為補充的WLAN市場,預期亦將隨著用戶端環境的成熟,支持終端(如NB、PDA)的普及而得以大幅開展,因此GPRS與WALN的雙模卡或CDMA 1X與WLAN的雙模卡將持續有發展的空間,建議應密切注意相關無線接取技術及標準的發展,並適時提供營運商所需的相容性產品。  

(本文作者為工研院IEK產業分析師)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