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裝置魅力不減 手機市場一枝獨秀

2007-06-21
隨著通訊裝置在消費者端的接受度與日俱增,加上新興市場與換機潮帶動手機產業的成長,在在促使相關業者不斷快馬加鞭,積極推出新興產品與服務以滿足用戶需求,進而也造成今日手機產業暗潮洶湧的競爭態勢。
隨著通訊裝置在消費者端的接受度與日俱增,加上新興市場與換機潮帶動手機產業的成長,在在促使相關業者不斷快馬加鞭,積極推出新興產品與服務以滿足用戶需求,進而也造成今日手機產業暗潮洶湧的競爭態勢。  

近年來通訊手持裝置的當紅已毋庸贅述,眾多分析機構都表達對通訊裝置起飛的樂觀看法。如ABI、Research與Strategy Analytics等單位都發表研究報告指出,以整體的消費性電子市場來看,手機將會一枝獨秀,以8%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在2006~2010年持續成長。此外,於2005年即以逾八億支的出貨量穩定成長的手機,更擊敗包括筆記型電腦在內的個人電腦、DVD播放器、MP3播放器、數位相機、機上盒與家用娛樂器,獨占消費性電子(CE)市場鰲頭,成為近期最受重視的3C終端產品(圖1)。  

手機出貨持續成長  

先來看手機裝置的成長態勢,根據分析機構基泰國際(Hinton)發表的報告顯示,2006年全球手機出貨量大約為九億七千萬支,其中前九大公司的市場占有率即突破90%,而前五大廠商的市場占有率更達83.88%(圖2)。從這樣的分布可以看出,「大者恆大」的趨勢在手機市場依然適用,由少數廠商寡占市場大餅的態勢仍將延續。再看產值,2006年的手機產值大約為七百九十億美元,出貨量則逼近十億支大關。  

手機射頻變化不大  

有關手機零組件的發展,在射頻領域,基本上維持原來的格局,Skyworks在手機平台表現不佳,已退出基頻、專攻射頻;手機功率放大則還是由RFMD獨霸市場;而在收發器部分,高通(Qualcomm)的地位依舊穩固,一度落後的恩智浦(NXP)則略有起色,意法半導體 (STMicroelectronics)還是依靠諾基亞(Nokia)維持一定的地位。  

手機記憶體戰局混亂  

手機嵌入式記憶體領域則頗為混亂,如NOR快閃記憶體領域之龍頭Spansion在2006年就虧損九千萬美元,雖已較2005年虧損兩億八千萬美元為佳,但仍不算樂觀;英特爾(Intel)則大虧五億五千萬美元。  

不過多晶片封裝(MCP)的NAND快閃記憶體業者如三星(Samsung)和東芝(Toshiba)營收皆頗為豐厚。基泰國際分析,未來NOR快閃記憶體廠商必然尋求其他生路,單獨的NOR快閃記憶體廠家或部門將難以生存。  

手機顯示器獲利持續下滑  

由於自2005年下半年以來,手機TFT-LCD顯示器的價格慘跌了100%,導致業者獲利持續下滑,只好咬牙苦撐。業界人士分析,價格下跌的主因是眾多大尺寸TFT-LCD廠商轉戰小尺寸顯示器市場,導致供應量暴增,雖使TFT-LCD成為手機顯示器的絕對主流,但也帶來價格廝殺。  

不過,由於手機顯示器解析度進一步提高,240×320的QVGA將成主流,原先的大尺寸TFT-LCD業者若難以在短期內突破QVGA的技術門檻,勢必陸續退出市場,而手機顯示器的市場價格亦將趨於穩定,並有所回升。  

兩百萬畫素相機模組當紅  

手機相機模組部分,一般預期近幾年並無太大變化,雖在2006年時以兩百萬畫素為高階機型,但2007年結束以前,兩百萬畫素將成主流配置。不過,隨著手機照相持續邁向輕薄化與低耗電量,相機模組也同時在此兩方向投注最多心力,包括多晶片封裝與低耗電都是亟待解決的議題。  

中國仍為世界工廠  

在手機終端產品的製造上,中國還是全球第一大手機製造基地,2006年全球大約46.9%的手機是中國製造,同年中國手機內銷市場大約一億支,出口則約三億五千萬支。包括深圳、天津、北京及蘇州等城市都是手機製造重鎮,並已形成齊全的手機產業供應鏈。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的手機產量也越來越高,雖然基本上都是最後的組裝工序,但是隨著手機巨頭們陸續進駐印度,與之配套的廠家也有意進駐同一廠區。不過印度在基礎設施和人力資源上仍遠不能和中國相比,因而短期內印度對中國暫無威脅。  

通訊技術牽動元件發展  

而既然手機的成長態勢極為明顯,自然帶動相關零組件的成長,尤其是通訊技術日益精進之後,語音/資料傳輸的質與量齊頭並進,更引起從負責處理訊號的射頻/ 基頻晶片業者、將重心放在資料處理速度的記憶體廠商、近期專攻多媒體影音處理的處理器業者及側重於攝影等感光元件的廠商們同樣加重力道,不願在這波商機中缺席。  

不過,在談相關零組件的動態之前,勢必不能忽略近期的通訊技術發展。舉例來說,根據Strategy Analytics的研究,原先預期會大展身手的高速傳輸介面,短期內尚難取代既有通訊技術的市占率;而原先以為將逐漸淡出的早期傳輸技術,反而仍維持一定接受度,成為高階/陽春手機兩極化發展的雙線成長。  

GSM受惠於新興市場  

如圖3所示,原先以為將因新興技術出頭而漸遭淘汰的GSM,卻因中國、印度、中東、南美等新興市場的抬頭而獲益,直至2011年都將緩慢穩定成長。該研究指出,由於GSM技術已進入成熟期,先期成本多已回收,再加上新興技術的出現,導致GSM將以低價、開發中國家為主要市場,並可望持續受到重視。  

EDGE將成市場主流  

Strategy Analytics認為,由於號稱2.75G的EDGE基於GSM系統,加上資料傳輸速度較高、製造廠商可直接以既有生產線轉移生產EDGE產品,因而可望成為近未來的主流傳輸技術,在2011年以前都不會出現接受度下滑的局面。而UMTS/EDGE雙模手機也同樣頗具成長潛力,成為另一波成長所在。  

分析機構也說,GPRS則因難以因應上述技術的前後夾攻,將在市場上衰退,並為EDGE與超低價(Ultra-Low)GSM所取代。  

3G技術成長可期  

至於以3G為主的高速傳輸介面,如高速上/下鏈封包存取(HSU/DPA)、TD-SCDMA、WCDMA等,則因民眾接受度有限、相關應用服務尚待啟動,儘管潛力有限,卻仍未成為最普及的通訊技術,最快也要到2008年以後才可能見到較大量的出貨。而全球微波互通存取介面標)雖亦有行動版本,卻因標準未定導致問世時程一再延後,短期內尚難見其在手持裝置上實際應用。  

超低價手機漸抬頭  

而同樣根據Strategy Analytics的研究,從手機的單價來看,40美元以下之超低價手機將於2008年以後逐漸起飛,成為部分利基業者的藍海所在。41~190美元之入門級手機(Entry)與中階(Middle)手機將仍為市場大宗;高階與超高階手機則因受到金字塔頂端用戶的喜愛,持續維持一定成長。  

市場升溫廝殺加劇  

英飛凌(Infineon)科技資源中心副總裁暨總經理路漫修(Matthias Ludwig)(圖4)指出,由以上的分析可知,無線通訊技術的拉鋸將成為手機終端裝置及其零組件業者決定未來研發方向的關鍵所在,包括3G等新技術的演進,將帶動基頻業者更多的競合;多媒體與各項新興應用的問世,將促使記憶體業者更加汲汲營營於大容量、低耗電的研發上;位居終端設備核心的處理器廠商,更不會坐視競爭對手的追趕,而持續針對高速運算而努力;至於感光元件市場,也將除了在高畫質影像議題上精進之外,同時留心耗電、尺寸等議題。  

而在同樣看好商機發展的前提之下,各家業者自然也將精銳盡出,除了在產品研發上鑽研之外,包括市場行銷、策略結盟與加值服務等,都會是有意搶占商機的廠商們挖空心思之所在。  

新興應用陸續問世  

路漫修透露,結合各種無線通訊技術後,也促成眾多新興應用服務的問世。除了常見的多媒體應用、網際網路服務之外,包括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手機遊戲與其他新應用皆輪番上陣,同時帶動如觸控式螢幕、應用處理器、高畫質顯示器的發展。  

手機挑戰持續  

不過,儘管業界將手持裝置視為最具成長潛力的市場,卻仍有不少挑戰須要跨越。舉例來說,在手機的限制上,須要突破小型顯示器、低電池壽命、標準化與記憶體等限制;至於用戶方面,也須要打破需求、服務費用、貧乏的服務內容等限制;網路供應商部分更須要面臨互動、標準化等挑戰;而使用者感受度部分,包括涵蓋範圍、下載速度、簡潔的使用介面等,也都是考驗。  

而從手機製造商的設計角度來看,如何將不同的服務、應用與傳輸技術,統一整合在單一的終端裝置上,同時仍能在低功耗、小尺寸、低預算的要求下,維持一定的傳輸速率,更是手機業者須要面臨的挑戰。  

(詳細圖表請見新通訊元件雜誌76期6月號)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