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試用小有成 行動電視揮軍大眾市場

行動電視在歷經數年的陣痛期,總算在先行地區看到不少成果,包括義大利、南韓與北美等國家都陸續傳出佳音,吸引不少終端用戶的加入。也因此,其他行動電視業者也躍躍欲試,希望能再爭取大眾市場更多的目光。
行動電視(Mobile TV)歷經2007年的動盪,實際成果已經逐漸展現,除了終端裝置在尺寸、功耗與價格上的挑戰陸續有所突破之外,內容供應商的態度逐漸轉變,也是行動電視市場轉變的重要風向球。畢竟,愈豐富的內容才能吸引愈多的消費者收視,也才能帶動市場的發展。不過,無論如何,行動電視的發展,仍極度仰賴電信營運商的意願。  

產業整合共創商機  

行動電話能夠發展,除了通訊技術與終端裝置的演進皆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外,行動電話營運商更是啟動行動電話潛在商機的關鍵。這些營運商不但同時擁有消費者關係,又能選擇提供服務種類、時間與方式,因此營運商的願意影響行動電視起飛與否甚鉅,也關係著這項新興市場能否從試播跨入全面消費者服務。  

電信營運商角色舉足輕重  

2007年初,營運商Orange推出以入口網站為基礎的全新Orange TV服務,讓該公司一百三十萬名3G用戶都能收看行動電視,訂戶可以選擇月付5英鎊的頻道組合,或者月付10英鎊收看全部三十個頻道。這類重新包裝的服務,使得Orange TV每月訂戶數目成長兩成。  

一般認為,Orange TV的成功可歸因於三項因素,分別是套裝服務收費、高品質內容,以及透過入口網站讓更多用戶可以接觸此一服務。消費者多半期望多種內容與手機的選擇,行動電視則必須滿足這些需求才能成功。早期MVNO Virgin Mobile電視服務的結束,就是手機與內容不足無法滿足消費者的明證。  

不過,雖然Orange的成果有目共睹,關於行動電視的商業服務,卻並未被所有業者都認為有立即推出商業服務的需要,業者認為在歐洲推出商用服務有兩大障礙,第一,頻譜的取得與協調,需要歐盟執委會及主管當局的重視;第二,內容版權的管理同樣需要整個業界與營運商的重視。  

廣告商/設備商加入成新血  

也因此,大多業者都同意營運商與系統業者需要更緊密的合作。舉例來說,未來營運商必須運用新服務收益來管理網路,以及攤還頻譜與設備的成本。除每戶平均貢獻值(ARPU)之外,還必須考慮如來自廣告商的每月營收(ARFO),這些都可以是收入來源。為了向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並且突顯訂閱服務(Subscription Services)的真正價值,免費播放(Free-to-air)與付費服務(Paid-for-services)必須共存。也因為這些加值服務讓業者們相信,在推出服務的過程中,儘早讓手機製造商參與非常重要。  

此外,雖然大多數業者將行動電視視為行動廣播服務,但其實還有3G串流(Streaming)等直接競爭,以及如傳統的付費電視或IPTV等非直接競爭。因此行動電視服務意欲產生差異化,將會是在創造個人化電視經驗的能力,而不單只是可攜服務而已。  

嶄新商用模式刺激營收  

在無線通訊產業中,毋庸置疑的,很少有像行動電視如此引人注目的服務。舉例來說,這項服務能夠在手機收看電視影集、運動比賽,都是非常吸引人的賣點。因此,全球正投資數百萬美元以建立行動電視網路、生產行動電視手機,以創造豐富的行動電視經驗。  

北美/南韓/義大利各領風騷  

根據Informa Telecoms & Media的最新研究顯示,行動電視市場在韓國、義大利和美國市場帶動下,將在2007年達到2.19億美元(圖1);至2012年,行動電視市場預估能產生44億美元的營收,而美國將成為最大的單一市場,占有全球20%的市場。該機構甚至認為,在2009年,美國就可超越韓國,成為行動電視最大的單一市場。

資料來源:Infoma Telecoms & Media Entertainment:Country Profiles
圖1 2007~2012年全球行動電視營收預估

南韓至今被視為是行動電視市場的先驅。截至2007年4月,在商用化不到兩年時間,已有近四百五十萬用戶使用S-DMB或T-DMB的行動電視服務。在S-DMB服務背後的商業模式,主要為每月13美元的月租費,加上初期購置約500~800美元未經電信業者補貼的手機費用。也因此,S-DMB至今已有超過一百二十萬用戶,而且已有廣告挹注收益。

另一方面,以免費模式為訴求的T-DMB,主要依賴廣告為獲利基礎。T-DMB雖然有超過三百二十萬名用戶但卻仍持續虧損,因為廣告數量受限,使得每月來自每用戶廣告收入僅限於200萬美元。  

歐洲則以3 Italy經營行動電視最為成功。3 Italy以月費29歐元加上補貼手機費用的策略,成功吸引六十萬名用戶,目前3 Italy每月可創造1,740萬歐元的收入。  

頻譜不一惹塵埃  

歐盟曾主張,以強制性的單一標準克服歐洲市場分散的問題,且加速使用原先被指定做為行動電視的UHF頻道。然而,多個團體均持反對意見,並表示應以市場機制決定。這些組織以歐洲產業組織行動廣播公會(European Mobile Broadcast Council, EMBC)所建議的「技術中立」為號召,聲明行動電視商用化在歐洲市場的緩慢進展源於頻譜可用性、缺乏清楚的釋照規定及成功的商業模式。  

行動電視晶片邁向多標準  

也因為標準不一,目前廠商正積極研發能支援多種行動播放標準的基頻與射頻晶片,以因應客戶對於製造支援多種標準的行動電視手機、降低研發成本與上市時間需求。  

有業者在2006年5月宣布推出通用廣播數據機(Universal Broadcast Modem, UBM),UBM為支援MediaFLO、DVB-H與ISDB-T等標準的單晶片產品,而其他業者在支援多標準的議題上也沒有落後。  

總之,在各家業者積極支持行動電視發展的前提之下,也促使這項產業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氣氛。  

(本文作者Mike Short為O2研發副總裁、Tony Kypreos為前T-Mobile業務開發與創新執行副總裁)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