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重重難關 晶片商衝刺行動WiMAX

2007-07-19
WiMAX問世雖已數年,然而在固定式與行動式之終端應用互相拉鋸、各國頻譜不一、電源管理議題、與3G系統陣營的角力、內容服務端的延宕等阻礙之下,讓這項明星技術的發展迷霧瀰漫。而為了突破屏障,晶片業者積極開發新一代產品,以加速WiMAX的實現。
全球微波存取互通介面(WiMAX)儘管已經問世數年,但卻依然無法確認得以與地面寬頻技術如DSL、有線電視(Cable)與光纖網路(xPON);抑或與行動寬頻技術如高速上下行封包接取(HSPA)或LTE等一較高下時,能夠輕易勝出。事實上,業者們也都承認,WiMAX的未來發展,要看市場和環境才能確定,不過,可以預期的是,行動式WiMAX將成為最受矚目的技術之一。  

圖1 英飛凌通訊解決方案事業群業務與行銷部門副總裁Dominik Bilo認為,WiMAX起飛非難事,剩下的問題只在適合時機何時到來。
根據調查,不包括手機在內的寬頻無線存取用戶總數在2012年底前將達八千七百萬,而其中的六千七百萬將屬於WiMAX用戶。亦有調查預估,行動式WiMAX將自2008年起內建至筆記型電腦中,並在2009年開始進駐手持式通訊裝置,而至2010年時,則可陸續見到消費性電子搭建WiMAX技術與晶片組。  

頻譜配置成最大問題  

儘管每年都有用戶數成長,但晶片業者透露,可能阻礙WiMAX發展的最大原因之一,在法規和頻譜配置上。英飛凌(Infineon)通訊解決方案事業群業務與行銷部門副總裁Dominik Bilo(圖1)指出,如果頻譜配置不足,WiMAX服務供應商就沒有足夠的頻寬來和地面與行動寬頻抗衡。  

圖2 Wavesat亞太區總監劉緯中(左)認為,WiMAX要起飛,需要頻譜、電源與更多中端裝置的配合。右為Wavesat再台代理商益登科技產品一處業務副理林松毅。
Wavesat亞太區總監劉緯中(圖2)指出,與GSM系統800、900、1800、1900等不同的是,由於WiMAX問世較晚,不少頻譜皆已有應用入駐;再加上各國目前並未針對WiMAX訂定統一的標準,因而成為極具地區性差異的應用,卻也成為拖累其成長的關鍵。  

面對這項挑戰,晶片業者透露,由於難以一次滿足所有需求,因此晶片設計上將依地區與頻譜為主,並視各地接受程度進行調整。不過,劉緯中認為,頻譜問題需要全球各地的政府與民間業者一同努力,才能找到最適合的方式,而這也是近期一大棘手難題。  

解決方案紛紛出爐 

不過,儘管如此,由於WiMAX是一個極具潛力的新世代行動技術,因而不少業者都密切注意此市場,如英飛凌於日前推出雙頻RF CMOS WiMAX/WiFi解決方案SMARTi WiMAX,同時滿足長距離的WiMAX與區域性的短距網路;而甫參與WiMAX論壇插拔(PlugFest)大會的Wavesat,也將互通性視為第一優先,而積極進行WiMAX UMobile系列產品Panther的研發。  

而推動WiMAX最力的晶片大廠英特爾((Intel),預計在2007年推出的新世代迅馳(Centrino)筆記型電腦技術Santa Rosa,除了包含處理器、晶片組與無線模組外,更重要的是其內建的無線網路技術,首度將廣域無線網路(WWAN)技術加入建議規格,分別為USB介面的「Windigo」3G廣域無線網路模組,支援HSDPA、WCDMA、EDGE、GPRS與GSM等規格;以及外接PCMCIA介面的WiMAX網路卡,更顯示該公司對WiMAX的重視。  

其他包括Redline、Sequans、Beceem、TeleCIS Wireless、飛思卡爾(Freescale)、富士通(Fujitsu)與Soma等也都陸續表態支持WiMAX。  

行動式產品仍難產  

雖然晶片業者們都同意,WiMAX初問世時是以固定式(802.16d)為主,不過在行動式(802.16e)問世以後,各家業者也紛紛改以行動式為主打應用。不過,雖搭上行動應用的熱潮,業者們卻也必須面臨標準難產、電源消耗與成本過高的難題,而更矛盾的問題是,WiMAX技術在固定與行動式的應用上並未明確劃分,讓這項技術更受考驗。  

使用需求未高漲  

根據調查指出,高達83%的網路用戶是定點使用,而僅有約17%的用戶是在行動間上網;行動間上網的使用者則多半是在長途旅行中,以商務人士為主要族群。這項數字表示,逾八成的使用者並不需要行動間的或是高速移動間的網路接取。  

若從這樣整體的應用與使用行為來看,行動上網的需求有限,802.16e的行動技術似乎無用武之地,反成為阻撓WiMAX起飛的潛在威脅。  

Bilo承認,在行動功能方面,WiMAX還有一段路要走,才能和固有的無線通訊技術競爭。Bilo透露,WiMAX最初是點對點固定式行動應用,提供DSL和有線接取之外的另一個選擇。雖IEEE 802.16e行動標準改進不少,支援行動終端設備的技術提升,然而,這些改良之處實際應用於電力有限的行動裝置效能如何、行車速度高達每小時一百公里以上是否能做到無感切換,以及3.5G系統已經突破時速三百公里的傳輸等,都讓WiMAX行動式產品的未來需要時間証明。  

而用戶在行動間須要以WiMAX做些什麼、可以做多久,則是另外兩個須要解決的難題。  

電源管理暫難解 

而既然WiMAX具備長距、高速的傳輸特性,自然須要面對嚴苛的電源考驗。劉緯中指出,目前業者使用的多重輸入多重輸出(MIMO)技術雖具有強大的接發能力,但卻同時帶來大量的功耗,因而成為近期首要的挑戰之一。因此,行動式WiMAX基頻開發者必須設法降低WiMAX系統的功率消耗,才能真正打入手機市場。  

以英飛凌SMARTi WiMAX RF收發器為例,它利用先進的CMOS技術製造,消耗功率比業界標準低50%,同時在尺寸上同樣有所努力,5mm×5mm的體積讓手機製造商得以整合,成為WiMAX手機業者的晶片組候選產品之一。  

而日前雖有業者推出2×2多重輸入多重輸出(MIMO)行動WiMAX收發器,由於可使資料處理量加倍,因而將WiMAX傳輸速度提升一倍,在人口稠密的地區中特別有所發揮。不過,由於MIMO在電源需求上更高,因而如何在電源與效能間求取平衡,同樣是一大問題。  

圖3 華碩展示的WiMAX手機、家用基地台與相關產品概念機,不過在現時環境中的效能仍有待考驗。
劉緯中透露,從近期消費性電子多走向聚合的趨勢來看,如何在維持高傳輸速率的同時,亦能保證手機通話與待機時間,將是WiMAX能否真正步入行動式的關鍵。圖3為WiMAX應用的終端產品,不過儘管已有概念機型問世,能否突破現實環境的考驗,仍有賴業者的技術開發能力。  

多媒體內容促使晶片商重新洗牌 

而從內容服務的角度來看,目前WiMAX提供的網路服務與其他接取方式沒有太大不同,眾人期待的殺手級應用還沒問世,讓WiMAX的發達有些受限。  

不過,尷尬的是,以目前市場上探討的多項WiMAX內容應用服務來看,卻可能成為扼殺WiMAX起飛的另一危機。  

舉例來說,不少業者都針對近期當紅的多媒體與互動內容提出建議,認為可以帶動WiMAX的成長;然而多媒體應用自然需要高階的多媒體處理器與高品質的螢幕,互動服務則需要長時間的網路連接,這樣的應用方式對電源功耗的考驗只增不減,並未縮減WiMAX步入現實的距離。  

可以遇見的是,一旦多媒體成為WiMAX必備的殺手級應用以後,WiMAX晶片業者所需的技術就不再只是傳輸能力而已,而更需要多媒體編解碼的關鍵技術,也將可能成為另一波晶片業者間整合與購併的導火線。  

  (詳細圖表請見新通訊元件雜誌77期7月號)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