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傳輸 ANSYS 思渤科技 品勛科技 威鋒電子 傳輸介面設計 訊號干擾 PCIe USB4 CAE軟體 EMC EMI CISPR

兼顧EMI/PCB布局/應用模擬 高速傳輸介面設計邁大步

2021-10-21
高速傳輸介面設計須考量多元面向、PCB布局符合標準,且在不同開發階段測試EMI,才能盡可能降低訊號干擾問題。CAE軟體則在產品開發過程中,協助模擬實際應用結果,加速開發流程。

 

隨著5G寬頻、數位裝置、雲端應用加速普及,各種高解析影音與大容量檔案的存取需求不斷上升,對於系統以及聯網設備的資料傳輸效能要求也持續提高。人們從紀錄生活、學習娛樂、分享互動到協同工作,甚至更加智慧化的汽車、導入物聯網的工廠,各種快速增加的傳輸需求都帶動高速介面發展。而高速介面設計須考量PCB整體布局,確保訊號能完整傳輸且不受干擾。產品設計過程中,搭配量測儀器與CAE軟體模擬,確保訊號傳輸符合國際標準,並確認實際應用時訊號的傳遞狀況。

CAE模擬加速高速介面開發

思渤科技應用工程師侯承佑指出,現階段拉高傳輸速度的領頭羊是PCIe,PCIe作為IC對外的傳輸匯流排,當IC設計跟半導體製程技術不斷提升,高速傳輸的進步必須配合半導體的技術演進。目前已發表的PCIe 6.0速度可以達到64Gb,但是當高速傳輸速度到達極限,PCB材質也會到可量產的極限,所以傳輸端到接收端的補償機制,都需要導入新技術,來減緩傳輸過程中PCB板材跟Cable線材的損耗。資料中心也需要更高速的介面來因應大量資料的處理需求,包含高達400G、500G產品的推出,都是高速介面面臨的挑戰。

當前傳輸介面的設計,已經不能只考量電子訊號的特性,而須將結構、熱、散熱等需求納入考量,增加產品打樣、開模、量測的流程導致開發時間變長,因此需要使用基於CAE軟體的解決方案加速產品開發。對此,廠商如Ansys提供了多物理解決方案,因為現階段高速傳輸的過程中需要運算,當中例如電損耗產生的熱,可能造成PCB的應力或結構變形,須透過多物理解決方案集中整合產品的多種物理特性,包含流體、結構、電子、光學、半導體等等,可以協助設計者掌握開發過程可能面臨的挑戰。

該解決方案可以進行IC端、連接器、PCB到完整平台等所需的多物理模擬。由於不同系統間的高速訊號傳遞,從IC到板層次(Board Level)都需要完整串接,然而以往廠商只會熟悉自家產品,例如PCB廠商在印刷電路板產品可達成傳輸速率的規格時就量產、開發,但是搭配其他廠商的連接器或晶片時,往往會遭遇介面效應,或是其他不可控的因素。因此不管是半導體製程到板層次的整個環境,系統級的分析是現階段的趨勢。

產品開發流程皆須EMI測試

電磁相容性(EMC)包含電磁干擾(EMI)與電磁耐受(EMS),其中EMS表示電磁敏感度,也就是產品抗干擾的程度。EMI則是產品產生的雜訊影響外界,品勛科技技術支援部經理林文生強調,產品從設計、研發、組裝到成品,每個階段都需要測試EMI。畢竟越接近成品階段,EMI的測試時間跟成本越高,並且若到成品才做EMI測試,萬一無法通過標準,則修改的彈性小、使用的經費也較高,所以在產品開發的每個階段都應該測試EMI。

EMI的標準很多,國際的無線干擾規範以CISPR為主,CISPR定義了測試相關的細節,以及針對不同市場的標準,在這個標準下,為多元的產品分類設立相應的規範。產品必須通過哪些標準,端看該產品完成後會銷售的地區。此外,針對不同的使用的場景與使用者,例如工業或是醫療,CISPR的規範也不同。CISPR的量測流程第一步是將訊號設定好,包含使用的待測物、解析頻寬跟標準值。接下來則透過掃描確認待測物的訊號是否在限制值以內,如果都在限制值以內即可通過。若有超出限制數值的結果,就要透過Peak Search量測並分析超出標準的訊號。

EMI分為傳導雜訊(Conducted Emission)和輻射雜訊(Radiated Emission),傳導指的是待測物需要插電,透過電源線干擾訊號污染電源。量測時,由傳導雜訊量測的儀器提供乾淨電源,確認產品是否會透過電源線污染電源系統。輻射量測則使用頻譜分析儀與近場探棒,接近探測物才能感應到訊號。頻譜分析儀用Max Hold量測,因為量測的地點不是實驗室,所以在使用近場探棒之前,要先量測環境中的背景訊號。一開始用Max Hold量測後,先停止掃描,確定第一條曲線是背景訊號,接著量測第二條曲線就是待測物在所需頻段內有沒有訊號,最後比對第一條曲線,就能知道待測物的訊號有沒有散射出來,便能完成簡易的EMI測試。

PCB布局抗USB干擾

USB的傳輸速度從USB3.2 Gen1的5Gbps,Gen2提升到10Gbps,USB4的傳輸速度則達到40Gbps,PCB上的布局要求也越來越高。高速訊號線容易受到外部訊號干擾,且PCB走線不連續也會造成訊號品質下降。威鋒電子產品技術支援處經理翁繼民說明,因此高速訊號的PCB布局,首先要確認PCB結構,例如PCB層數至少需要四層板等。當PCB結構的參數確定後,就能確定高速訊號的走線原則,而按照應有的原則布局,就能得到預期的阻抗值,且避免訊號受到干擾。

以USB4 20Gbps的鏈路預算(Link Budget)為例,USB4每對高速訊號線最高的速度是20Gbps,所以整體的鏈路預算十分嚴謹。首先,在實務上量測眼圖的環境中,主控端與裝置端的PCB銅箔(Trace),在不包含TVS或扼流圈(Choke)等造成的衰減下,不能超過1英寸,配置銅箔的長度也需要考慮。另一方面,高速訊號線的距離,如TX、RX之間,建議保留5個PP Thickness(5h)的寬度,減少訊號之間的串音(Crosstalk)問題。以USB Hub為例,有些客戶反映特定下行口訊號不好,雖然基於PCB的設計規格都相同,但檢查走線會發現這些訊號較差的下行口,Trace跟其他的訊號線如DP過於靠近,只要斷開DP訊號,此下行口的訊號就會恢復,也就是由於沒有確實隔開訊號,才導致特定下行口的訊號受干擾。

整體而言,隨著訊號傳輸速度加快,系統設計需要考量的因素不斷增加。如產品的EMI須要在開發的每個階段測試,以避免成品測試耗費過大時間及成本。USB的訊號傳輸也受到PCB布局的影響,須要確保訊號之間明確相隔。此外,採用CAE軟體等模擬工作,在產品需要經過長期複雜量測的情況下,可加速上市時間。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