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icroelectronics Fresco Logic DisplayPort Micro USB USB 3.0 Apple 智慧手機 平板裝置 MyDP HDMI 創惟科技 MHL 英特爾 超微 TI

新規格當利器 HDMI/DP轉進行動裝置

2011-06-03
數位家庭遠景逐漸實現,手機與其他行動裝置也須與數位家庭成員連結,此一趨勢讓DisplayPort與HDMI不約而同將可攜式裝置視為新市場,並推出專用於可攜式裝置的新介面--MyDP及MHL。由於此專用於行動裝置的新介面技術,可透過micro USB進行影音傳輸,DisplayPort與HDMI的市場爭奪戰也因而再擴大。另外,雖然USB為手機與可攜式裝置唯一的接口,但USB 3.0功耗卻成為該技術進入市場的一大門檻,因此,目前相關業者皆認為短時間內USB 3.0將不會被導入行動裝置中。
高速傳輸介面技術中,若以即時與非即時影音資料的傳輸特性區分,則前者代表的技術為高畫質多媒體介面(HDMI)與DisplayPort(DP);非即時影音傳輸的代表介面則是通用序列匯流排(USB),上述三種介面技術一向涇渭分明,如DisplayPort與USB主要市場為個人電腦;HDMI則多應用於數位家庭,但隨著行動裝置與數位家庭連結的趨勢興起,DisplayPort與HDMI也將目光焦點轉向行動裝置,分別推出全新專用於行動裝置的MyDP(Mobility DisplayPort)與行動高畫質連結(MHL)技術。而在手機與行動裝置的輕薄短小趨勢下,僅保留一個USB接口,MHL與MyDP透過micro-USB進行即時資料的傳輸。

另一方面,USB應用者論壇(USB-IF)於2008年11月推出的USB 3.0,由於傳輸速率高達5Gbit/s,因此亦有業者將該技術用於即時影像傳輸的相關應用,再加上目前手機或行動裝置中,USB 2.0的普及度已達一定水準,挹注USB 3.0導入手機等行動裝置的契機,不過現階段USB 3.0功耗仍較高,因此短期內,USB 3.0進入手機與平板裝置的機會不大。

相容micro-USB接口 MyDP行動裝置贏面大

DisplayPort與HDMI各據山頭,雖稍有互踩地盤的情況發生,但市場分野依然相當鮮明。不過專注於即時影像傳輸的兩大介面卻不約而同欲將觸角延伸至行動裝置,尤其是智慧型手機、平板裝置等將與數位家庭成員連結的裝置,而MyDP由於可直接透過micro-USB接口進行傳輸,加上無需授權金,具備較大市場優勢。

圖1 右起為意法半導體資深產品行銷經理Ganesh Tekkatte、行銷經理尹正勳
基於DisplayPort發展經驗,於今年國際消費性電子展(CES)中展出多種MyDP相關應用裝置的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資深產品行銷經理Ganesh Tekkatte(圖1右)表示,MyDP完全採用現有DisplayPort技術規格,但專注於智慧型電視(Smart TV)、智慧型手機、平板裝置等應用市場,因此命名為MyDP,而挾DisplayPort在筆記型電腦市場的普及度,以及蘋果(Apple)全系列個人電腦產品皆已內建DisplayPort的優勢,相信MyDP很快就會被蘋果用於iPad與iPhone。然而iPad與iPhone對於接口尺寸要求較嚴苛,再加上手機等行動裝置輕薄短小的趨勢,使這些產品大多只留一個micro-USB接口,MyDP可透過micro-USB作為接口,在傳輸線上外加一顆MyDP控制晶片後,即可進行傳輸,因此也將提升MyDP被行動裝置採用的機會。

另一方面,HDMI為了加速行動裝置的採用,也推出專用於行動裝置的MHL技術,HDMI與DisplayPort間的爭戰也將因而擴大,Tekkatte指出,雖然MyDP與MHL鎖定的應用相同,但在技術上,兩者仍有所差異(表1),首先,MyDP如USB 3.0一般,可在傳輸資料的同時,提供電力給裝置端,且5.4Gbit/s的頻寬可支援每秒六十幀、1,080p高畫質影像與三維(3D)影像的傳輸,針對現階段消費者想將智慧型手機、平板裝置的內容連結至更大螢幕的電視機欣賞,MyDP即可輕鬆達成。再者,在技術設計架構上,相較於MHL僅是HDMI的簡易版本,但仍將時脈單獨透過一條線執行工作,而由於MyDP承襲DisplayPort的技術架構,亦將時脈整合於紅綠藍(RGB)傳輸線中,因此業者可減少電磁干擾(EMI)的問題,也較容易設計。

看好MyDP的優勢與效能,業者已開始計畫在產品中導入MyDP,Tekkatte表示,除了三星(Samsung)之外,包括高通(Qualcomm)、德州儀器(TI)等手機應用處理器廠商也計畫導入MyDP,意法易立信(ST-Ericsson)並將於2011年第四季推出內建MyDP的處理器。意法半導體行銷經理尹正勳(圖1左)則強調,MyDP無需授權金的優勢,對成本相當敏感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將是很大的吸引力。

傳威(Transwitch)系統與應用副總裁Amir Bar-Niv援引In-Sat統計資料,認為MyDP與MHL將並存,他指出,DisplayPort可取代現有的個人電腦和電腦周邊設備標準視頻介面如DVI和LVDS,且至20014年將有超過三百萬個裝置內建DisplayPort,而MyDP挾DisplayPort的高普及率優勢,則可進一步擴展現有市場範圍。不過,MHL亦具有HDMI於家電市場的優勢基礎,因此未來兩介面的市場不會有太大的變化,MHL將普及於家電市場;MyDP則仍以個人電腦相關市場為主。

功耗無法滿足要求 USB 3.0進軍手機路遙迢

挾個人電腦領域USB 2.0高普及度優勢的USB 3.0,在英特爾(Intel)與超微(AMD)確定將USB 3.0內建於新一代的中央處理器(CPU)晶片組後,USB 3.0的氣勢更熾,也藉此開發更多應用領域。不過,USB 3.0在進軍手機與平板裝置市場時,卻因功耗仍無法滿足嚴苛的要求,現階段仍未出現支援USB 3.0的手機與平板裝置產品。

圖2 睿思資深產品經理王勝宏表示,USB 3.0何時可被導入至手機與平板裝置中,目前情況仍不明朗。
雖然USB 3.0接口供電可達900毫安培(mA),但仍須從主機汲取電源,對於筆記型電腦或桌上型電腦而言,在有市電供電的情況下,消費者不會感受到USB 3.0耗費的電力,睿思(Fresco)資深產品經理王勝宏(圖2)表示,在手機或平板裝置等對於電池續航力要求勝過一切的可攜式裝置來說,USB 3.0的功耗將造成進入市場的門檻,因此睿思並不認為USB 3.0已取得進軍手機與平板裝置市場的門票。德州儀器亞洲區市場開發高效能類比產品行銷經理林士元也認為,由於目前各家業者推出的USB 3.0主控端與裝置端控制晶片在功耗上仍無法滿足可攜式裝置的要求,因此USB 3.0要將勢力範圍擴展到手機或平板裝置,仍需一段時間。

除了功耗之外,目前手機與平板裝置的資料傳輸量也還沒龐大到須要採用USB 3.0不可,創惟科技技術行銷部資深技術行銷經理魏駿雄指出,現階段手機與平板裝置的快閃記憶體容量,32GB已是高階手機的才具備的規格,更遑論入門型或中階手機,即使USB 3.0可縮短資料傳輸時間,相對也可達到節能的要求,但手機與可攜式裝置目前的資料傳輸量仍不似傳統硬碟或固態硬碟等高達幾百GB等級,因此無法突顯USB 3.0高傳輸速率的優勢。

目前USB 3.0主控端與裝置端晶片業者普遍不看好USB 3.0短時間內可打進手機與平板裝置市場,不過,長期而言,USB 3.0仍有契機。王勝宏指出,由傳輸介面發展的歷程來看,USB 3.0在個人電腦發展成熟後,勢必朝可攜式裝置市場延伸,因此待市場時機成熟後,睿思也將透過與可攜式裝置處理器廠商合作的模式,進一步推出相對應的產品。瑞薩電子科技中心第一應用技術部經理陳俞佐則表示,須至2012年,才會出現支援USB 3.0的手機與平板裝置,其中,平板裝置於2012上半年即可推出產品;手機則須至2012下半年後。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