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多元技術並創新服務 TSP建構服務平台

2007-07-19
隨著汽車電子、衛星導航等技術逐漸成熟,北美、亞洲與歐洲車載資通訊服務市場開始萌芽,但正面臨建置行動終端設備、通訊管道、服務中心及後端之營運服務系統等問題,預期未來該市場將會朝向數位匯流、多元化通訊技術結合數位廣播、B2B經營模式以及車載機/手持行動裝置進駐資訊匯流中心等方向發展。
隨著各種無線網路基礎建設日趨成熟,以及手持設備日益普及,構成了行動商務環境應用的情境,行動用戶可利用其行動電話、個人數位助理(PDA)或筆記型電腦等無線手持設備,以及各式各樣的車載機設備,透過無線網路即可隨時隨地觀賞影片、回覆電子郵件及上網購物等,不再受定點定時之限制。而以現今城市生活形態來說,隨時無線連網以獲取最即時的資訊漸為忙碌的現代人所需求,因此與各種行動設備結合的即時行動服務構想便逐漸應運而生,這樣的需求將為車載資通訊(Telematics)產業開啟新興的商業營運模式。  

無論是隨選影音內容、隨選觀光娛樂、找停車位、省油錢、找商家、找折扣乃至於更便利的吃喝買玩的資訊取得,都是現階段未被滿足的需求,尤其是關於交通運輸應用服務方面,行的需求一直存在。隨著汽車電子、衛星導航、車載資通訊技術和無線通訊環境的逐漸成熟,由參考日本VICS與韓國KOTBA在車載資通訊領域的發展經驗得知,能下載動態即時資訊的動態導航功能,並可選擇多媒體應用及所在地交通路況影像已成為未來趨勢,而上述這些過去未被滿足的需求亦可藉由科技的輔助加以簡化,讓食衣住行等生活娛樂變成更為便利的車載資通訊應用服務,全球各家汽車大廠與電信業者所支持之車載資通訊服務運營商正在此一道路上一步一腳印地針對應用服務與終端設備開拓市場。  

車載資通訊整合GPS與無線技術  

車載資通訊橫跨數個產業領域,也因此擁有許多不同的定義內容,每個產業與部門對車載資通訊都有其獨特的定義與見解。綜合而言,最簡單的定義為「透過通訊網路來傳遞資訊服務的系統」。後來車載資通訊的意義逐漸發展為具有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與無線通訊之車用資通訊服務系統。一般來說,廣義的車載資通訊係指利用通訊網路來使用資訊服務的系統,例如行動裝置上網使用加值服務,行動裝置包括行動電話、PDA及其他具通訊功能的個人手持裝置;而狹義的車載資通訊則可界定為車用的系統,指可裝載在車上,透過通訊網路來使用資訊服務的系統,並須具備定位與雙向通訊能力,GPS能夠清楚標示車輛位置;透過無線通訊技術,可讓車輛內部與外界進行資訊交換,讓汽車不再是封閉的資訊空間。  

全球車載資通訊市場發展以北美、歐洲與亞太為三大主要區域市場,主要原因在於這三個地區的國家多處於已開發或接近已開發階段,社會民情對於電子資訊產品與應用服務的接受度高,而且汽車數量與人口密度比例較高,因應社會經濟高度發展而產生的交通運輸等問題也亟待以先進的資通訊(ICT)技術加以克服,主要的發展國家包括美國、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日本、韓國與澳洲等,其中以北美市場規模最大,亞太市場成長幅度最大,歐洲市場發展則最具多樣化,究其原因,乃由於民情不同所致。可見,車載資通訊應用亟具在地化(Localized)特性。  

On-Star客戶急速增加 ATX後勢看漲  

目前通用汽車(GM)投資的On-Star為北美地區最大的車載資通訊服務提供者(Telematics Service Provider, TSP)業者,許多民眾雖然不知道車載資通訊,但卻知道On-Star的服務,擁有龐大訂戶的On-Star幾乎成為TSP業者的代名詞。  

由通用汽車於1995年獨資成立的On-Star,從1996年正式推出服務至今,全球擁有超過三百萬用戶,以平均46%的用戶數年成長率持續成長,是目前全世界用戶數最多的TSP,其會員數甚至超越全球其他TSP用戶數的總和。On-Star目前提供的服務有三大類,分別是Safe & Sound、Direction & Connections與Luxury & Leisure各項服務內容(圖1)。

資料來源:崧旭資訊(2006)
圖1 通用汽車之On-Star車載資通訊階層化服務架構

On-Star的服務重點主要強調安全(Safety),特別是這套系統中所搭配的自動碰撞回報系統(Advanced Automatic Crash Notification System, AACN)。在On-Star原本所提供的服務內容中,當車輛發生碰撞時,安全氣囊一旦被啟動,就會自動回報到通報中心。之後On-Star更進一步擴大服務內容,當發生事故,即使安全氣囊未發生作用仍會自動回報至通報中心,此用意在於提高救援的範圍,且為駕駛者帶來更大的保障。  

北美大眾車載資通訊市場主要業者有On-Star與ATX兩家,其中On-Star用戶數已經超過三百萬,而ATX用戶數在一百萬左右,其他TSP用數戶更未及十萬,市場已經形成寡占現象。由於北美地區通用汽車與On-Star用戶數逐漸增加,許多用戶已經改變生活型態,向On-Star尋求資訊變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活動。市場分析機構Strategy Analytics更預測,最晚在2009年、最快在2007年,On-Star用戶數即可達到五百萬。  

目前北美第二大TSP業者當屬ATX,其母集團為歐洲的電信大廠Vodafone,ATX除了在北美市場表現不俗外,在進軍歐洲市場部分,憑藉Vodafone在歐洲電信網路的布局,ATX將比OnStar占有更多的優勢。  

此外,ATX的營運策略在於將自身定位在各種行動資訊內容的收集處理,其角色更像內容兼服務的供應商,且因其刻意淡化電信應用服務的色彩,又不會受制於車廠強力主導的心態,因而可以同時與眾家車廠及當地的電信運營商合作,無形中扮演市場主導的角色,此種屬於獨立型TSP的角色定位因其開放式的系統架構,將可為其開拓更大的生存空間與市場版圖(圖2),ATX的後續發展效應非常值得密切關注。

資料來源:DigiTimes Research
圖2 獨立型TSP的生存空間

本田/日產/豐田主導日本市場  

日本現今的三大車載服務分別是本田(Honda)的Internavi Premium Club、日產(Nissan)的CARWINGS及豐田(Toyota)的G-BOOK ALPHA,三者均從2002年開始提供服務。提到日本車載資訊服務,首推Internavi Premium Club,以免費提供精確的塞車情報,讓會員數迅速成長到三十萬人,Internavi整合VICS所提供的塞車情報,配合其所開發的On Demand VICS系統,透過通訊網路管道,提供駕駛無接縫的塞車情報。該公司技術長表示,原本Internavi Premium Club服務系統是為了開發更密切的客戶關係管理系統(CRM),後來發現此一架構在即時交通資訊的收集與發布上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因此除上述功能外,Internavi Premium Club還會將探偵車技術(Probe Car)整合進入系統中(圖3),使每一位客戶的車輛都成為收集即時交通資訊的感測器,不斷地回傳各路段的車速、突發事件等訊息,而此一系統即成為成本最低、資訊收集與發布效率卻最高的車載資通訊服務系統。

資料來源:崧旭資訊、工研院IEK、HONDA Internavi(2006)
圖3 以探偵車技術進行即時交通訊息的收集與分享

Jeju Telematics Model City為後起之秀  

韓國車廠及手機系統廠商對於車載資通訊的投入非常早,其中SK Telecom的Jeju Telematics Model City計畫(圖4)更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服務,該計畫成立於2004年8月,以韓國濟州島作為示範區域,透過所開發的Jeju專屬車機,提供六大車載資通訊服務,包括路由導覽(Routing Guidance)、旅遊導覽(Travel Guidance)、娛樂、Safe Jeju、Shopping Jeju、無線網際網路。

資料來源:韓國KOTBA及SK電信官方網站
圖4 韓國SK電信Jeju Telematics服務

Jeju Telematics一開始規畫是以CDMA系統作為資訊上下載的管道,但經過一年的試驗後,發現民眾對於必須額外支付高額的CDMA通訊費用以獲取車載資通訊相關服務無法認同,故在2005年底決定修正以數位多媒體廣播(Digit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 DMB)作為公眾資訊的發布管道,保留CDMA作為使用者資訊需求回傳的通訊管道。此一突破性的發展導因於韓國近年全力發展以數位音訊廣播(DAB)為基礎之DMB技術,應用在車載及行動終端設備上以提供車載資通訊服務。這是全球第一個整合行動通訊網路及數位廣播網路進行商業營運成功的首例,從中可看出,通訊技術與管道的選擇會因應商業營運模式的轉變而跟著改變,可見營運模式規畫之重要性。  

歐洲車載資通訊平台採歐盟架構  

歐洲各國之智慧型運輸系統(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TS)與車載資通訊系統應用發展主軸主要是以歐盟層級為合作層次,並將焦點放在先進交通道路與號誌之發展,達到車輛與道路之間的緊密結合,再輔以通訊功能,使車輛在不同層級之道路行進中,透過通訊基礎建設接收車速、天氣條件等攸關交通運輸之資訊,達到強化交通安全之目的。而車載設備之發展,主軸也是以車輛行進安全為主要考量,而特殊車輛管理,如行進路線橫跨歐洲大陸各國之貨運車隊的控制、派遣,與監管也是歐洲廠商主要的重點發展項目。  

在此發展進程中,行動電信網路與數位廣播(Digital Video/Audio Broadcasting, DxB)網路之結合扮演要角,究其主要原因,在於歐洲國家在行動通訊及數位廣播技術的發展及規範的制訂上居於主導的地位,兩種通訊系統之異質整合可得到截長補短的效果,只要行駛於歐洲大陸地區之各種車輛加裝有適當的車載設備,皆可隨時隨地接收個人或是廣播訊息。  

從全球各國發展車載資通訊服務的成功經驗得知,消費者對於車廠或手機商所提供的車載資通訊服務都深表認同,但是對於必須額外付費才能享用該項服務,卻有不同的看法,以日本車廠為例,新車購入享有一至三年的免費路況資訊服務,不過當駕駛者若想享有最新塞車情報或是其他專屬客服服務,則必須自行支付通訊費用;韓國Jeju Telematics的發展經驗亦是如此,針對公眾資訊的發布,改採DMB免費資訊發布,保留CDMA作為使用者資訊需求回傳的通訊管道。  

不難想見,TSP的營運架構、商轉模式以及所使用之資訊傳輸管道,與終端消費者之消費行為有著密切的關連。或者可說,選擇適當的營運架構,將足以影響消費者對於應用服務市場的接受度。  

成本問題阻礙服務系統發展  

一般來說,完整的車載資通訊應用服務系統架構可以分為四個部分,即用戶端的行動終端設備例如車載機平台、通訊管道、服務中心及後端之營運服務系統等(圖5)。大體而言,每一部分所呈現的問題其實都息息相關,以用戶終端設備為例,車載機或手持終端系統的穩定度優劣直接關係著客戶對於服務系統的信心與接受度,倘若在駕駛人透過車載機接收訊息的過程中,車載機因不明原因當機,情節輕者重新開機,重者則非常有可能影響到行車駕駛的安全,連帶的客戶也會對該廠牌汽車的安全性產生信心動搖,這對於車廠來說是完全無法接受的。因此不論是前裝或是售後市場的終端設備是否使用穩定度與成本成正比的嵌入式作業系統,還是採用功能較強大的行車電腦(Car PC)架構,一直都是值得討論的議題,但無論如何,終端設備的多樣化發展已經是一個明顯的趨勢。

點圖放大
資料來源:工研院機械所、資通所(2007)
圖5 車載資通訊應用服務的發展瓶頸

通訊管道部分,受限於應用服務對於資訊傳輸量的需求不高,現行系統多半使用GSM/GPRS網路,但在可見的未來,由於應用多樣化,資訊種類不再僅限於數據格式,而在多媒體資訊傳輸的狀況下,通訊通道勢必要具備行動接收特性,且對於頻寬的需求也會日漸增加,這時候第三代行動通訊網路(3G)或WiMAX(802.16e)通訊網路將會漸漸取代GPRS成為主流通訊管道;此外,對於具有公眾特性的訊息將會透過廣播通道傳遞,原因只有一個,即廣播通道是免費的,用戶不再因為接收公眾訊息而額外付出通訊成本。  

再談到服務中心與後端的營運體系,由於服務中心直接面對客戶,掌握整體服務品質,因此業者都會對於客服人員進行有系統的訓練,藉以增加服務的親和力。然而,資料庫的多樣化建構與資訊的行動(M)化將有助於增加應用服務的深度與廣度,此外,長期來看亦有助於降低客服中心的營運成本,若是客戶能夠透過終端設備直接至營運端資料庫擷取想要的資料,服務中心便可減少客服人員的數量,人事營運的成本自然降低,而客戶的接受度自然也在無形中增高。雖然建構後端M化資料庫系統是一筆不小的成本投資,但卻也是件不得不做的大工程,然而長期而言,這筆投資仍然相當值得。  

另外,撇開通訊費用不談,未來各種應用服務必定會分為免費與付費服務,因此資訊流與金流的整合之責任將落在營運體系身上,且終端設備需要值得信任的扣款機制,才能與營運端加以整合。電子錢包、信用卡、聯名卡及各種新興的電信金融帳務扣款技術使得這個議題更為複雜,如何選擇適當的金流系統,與資訊流及物流緊密的整合,未來也將考業者的智慧。  

開創車用電子新市場  

車載資通訊應用服務產業是多種軟硬體技術與許多業者的異業整合才形成,其複雜性不言可喻。在TSP發展的過程中將會有下列幾個影響因素及演變值得觀察:數位匯流(Digital Convergence)將徹底影響TSP的未來發展與創新;多元化通訊技術結合數位廣播,新興應用服務與終端設備將大放異彩;掌握內容,提供服務者將占有市場主導地位;B2B的經營模式將成為主要市場營收;車載機/手持行動裝置將是資訊匯流的中心。  

車載資通訊匯流勢在必行  

通訊基礎建設的普及性與多樣性往往象徵著一個國家科技的進步程度,全世界各國家近年來皆瘋狂地開始與通訊大廠合作,新的通訊技術推陳出新,大眾還沒完全熟悉GPRS,3G應用即已產生;無線區域網路(WiFi)尚未被廣泛使用,支援高速行動無線寬頻通訊的WiMAX又被推出;廣播技術也由傳統類比式的調幅/調頻廣播逐漸由數位形式的廣播技術所取代。這樣的演變無非是為能夠在稀有的無線電頻譜資源中載入更多的資訊與應用,通訊的效率或是效能將會被不斷地要求,因而大家開始探討通訊與廣播技術能否在無線電資源上共用或分享。  

近來數位匯流的議題吵得沸沸揚揚,資通訊技術也確實正朝此方向前進,在不久的未來,電信網路將與廣播網路(Cellular+Broadcasting)進行整合,在通訊傳輸上達到截長補短的效應,用戶可只用一台終端設備便能同時享受來自電信網路的各種雙向電信應用服務,又可以透過廣播通道接收各種廣播內容訊息,這種新型態的雙網架構不光適合在交通運輸應用方面,對於行動生活上其他的應用服務也可以形成許多創新又有商機的營運模式。「車載資通訊匯流」將會是未來的TSP業者首要面對的大問題。

掌握B2B主要市場營收  

過去在電信服務市場裡,因為主要應用服務為語音的傳遞,因此服務提供者(Service Provider, SP)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基地台大量建置、服務涵蓋範圍廣、服務用戶數多、語音傳遞品質與效能等都是業者時時刻刻注意關心的問題。但是在車載資通訊應用中,TSP或許更像是一個內容提供者(Content Provider, CP),或是CP與SP的結合。TSP建構一個內容的框架與平台,負責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上各種資料內容的收集,甚至加值,進一步針對客戶需求加以客製化,根據用戶所在之通訊網路服務區將資料送到用戶終端手上。B2C的營運模式雖然是營收的重要來源,但也不可忽視企業客戶對應用服務的需求,尤其是商用車隊及電信業者,別忘了可攜式裝置或手機未來也可以接收並享受車載資通訊的部分服務,因此B2B(圖6)的市場未來將會成為TSP的重要營收來源,從美國ATX的營運策略即可略知一二。

資料來源:崧旭資訊(2007)
圖6 B2B的TSP營運架構

車載機/手持裝置 成資訊匯流中心  

車載機或手持終端設備的運算能力日益強大且功能越趨多樣化,隨著數位匯流的發展成為業界共識,通訊與廣播機制將導入車載或手持終端設備中(圖7),相對地TSP也將提供更多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應用服務,而且又能幫用戶省下可觀的通訊費。然而,最終仍會由商業營運模式與架構決定應用服務的內容及終端設備的規格。車載機或手持裝置即將成為用戶隨時隨地收集資訊的重要工具與途徑,變成用戶的資訊匯流中心(圖8)。

資料來源:工研院資通所(2007)
圖7 通訊與廣播功能導入終端設備形成雙網架構營運服務

圖8 車載機或手持裝置將是資訊匯流中心

車載資通訊被視為是汽車產業界的下一波革命,異業結盟在車載資通訊領域中是一必要的手段,車載資通訊不僅能夠帶動汽車電子市場,亦能對趨近飽和之無線通訊市場創造新的市場應用,不僅如此,車載資通訊將因為受到數位匯流趨勢的影響,使得終端應用設備功能與型態的發展更多樣化,資訊也更多媒體化。  

在各國政府都已將車載資通訊列為國家級重點發展產業的同時,台灣廠商也應該好好把握機會,掌握住市場趨勢,積極研發才能取得市場先機。
(本文作者任職於工業技術研究院資訊與通訊工業研究所)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