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 Phone Apple AI 頭戴裝置 三星

iPhone 8、AI、VR添新意    智慧手機/穿戴市場面臨大變局

2017-05-01
2017年智慧手機與穿戴裝置仍將是消費性電子領域兩大備受關注的焦點,特別是在AI人工智慧的加持下,產品發展變化更是令人期待。不僅如此,蘋果今年將推出的iPhone 8以及該公司針對VR市場的新布局,也在在都將牽動手機和穿戴市場的神經。
智慧型手機普及度日益增長,據估計2020年時將占據全球88%的手持裝置市場,相較於2014年又成長了23%,在2019年則將會有超過20億支的銷售量。雖然整體數量持續成長,但由於市場漸趨飽和,成長率也開始出現衰退的情況,2014年成長率約27%,但到了2017年將開始低於10%(圖1)。三星(Samsung)、樂金(LG)、索尼(Sony)、宏達電(HTC)以及蘋果(Apple)等智慧型手機大廠都將無一倖免。

圖1 2014∼2021年全球各類手持裝置銷售量(單位:百萬)
 

智慧手機市場再重整 

智慧型手機市場已成熟穩定,在北美、西歐以及部分東南亞等市場,年增率比全球其餘地區低4倍,預計在2017年更將低於5%。而在印度和印尼等成長性市場,也因為低價競爭,使得眾廠商難以累積收益。 

Sony的智慧型手機銷售量在2015年下跌36%,2016預計更將再進一步衰退32%。在2016第三季,Sony只售出350億支手機裝置。儘管仍有獲利,但過去熱賣光景可能已一去不復返。事實上,Sony已經撤出中國與印度等主要市場。Ovum預計Sony將在2017年退出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僅留守大本營日本。 

而身為Android先驅的HTC也面臨相同困境,在2015第一季與2016第一季之間的營收慘跌64%。幸好緊接著推出的HTC Vive虛擬實境(VR)產品以及全新旗艦機HTC 10讓2016第二、三季的營收稍微露出曙光。儘管如此,HTC在2016前三季的虧損已達3億5千萬美元,就算第四季終有盈餘,HTC 10在2016的銷售量還是短缺一百萬支,可以預見2017年將會看到HTC Vive銷售大贏HTC智慧型手機的狀況。 

由於與低價Android智慧型手機之間的技術差距越來越小,三星與LG等廠商也極有可能步上Sony和HTC的後塵。 

蘋果將推iPhone VR 但無搭配專用頭戴裝置 

Apple在2016第一季營收相較前年同期下跌13%,其中智慧型手機銷售量也有16%的跌幅,來到5,120萬支。這是Apple在13年來首次出現財務績效衰退的情況。Apple身為智慧型市場龍頭,現金儲備(Cash Reserve)更可媲美歐洲小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在已經飽和的高端消費電子市場中更須殺出另一條血路。 

而2017年將會是Apple重要轉捩點,除了是iPhone上市的十周年,市場都引頸期盼Apple的產品線會有什麼全新面貌,同時也是Apple不得不進軍VR市場的時機,因為只有此途能繼續維持iPhone的競爭力。 

Ovum認為Apple即將推出的VR裝置並非以硬體為導向,而是平台。據估計,若不將Google Cardboard等推廣性質的裝置納入計算,2017年VR頭戴裝置銷售量將有6千萬組,帶來將近90億美元的硬體收益,但幾乎沒有利潤可言。大部分裝置都還必須搭配智慧型手機成套裝組合,或是依循PlayStation VR的模式,裝置賠本出售,再轉而透過內容或訂閱收費。除非Apple能推出無人能及的使用體驗與內容,否則其過往的雙位數利潤率標準將不適用於VR市場。 

Apple不太可能在2017年推出自家VR頭戴裝置,而是會先透過MFi認證等提供iPhone VR所需的軟硬體。 

AI裝置將刺激新設備採用度 

裝置的價值取決於其所提供的服務。大量消費者資料與強大機器學習演算法的結合,催生出了亞馬遜(Amazon)虛擬助理Alexa與Google個人助理(Google Assistant)等全新數位服務,將成為2017產品組合的主要賣點。裝置存取轉譯資料(例如聲音辨認功能)的能力、取得的消費者資料多寡,以及潛在人工智慧(AI)引擎的效能都是在市場分出勝負的關鍵。 

透過AI打造的設備智慧,全都仰賴於輸入的資料。Google、阿里巴巴、Facebook等網路公司與通訊平台皆累積大量消費者資料,包括消費者喜好、購物習慣、社交互動以及地點資訊。而穿戴式等全新設備則又將個人資料帶到另一新層次,深入取得生物辨識、活動程度、飲食、睡眠模式等健康指標(圖2)。現今設備開始能取得這些使用者的資訊,並將此資料輸入AI引擎,進一步依據情境提供個人化的推薦。透過這些設備所取得的資料連續性將會起重要作用。

圖2 2014第四季到2016第三季間推出之穿戴式產品(以功能與感測器分類)
 

數位助理將由智慧型家庭服務切入市場。亞馬遜Alexa在北美的發展便是數位助理市場的參考依據,截至目前從消費者端所收到的意見回饋都相當正面。聯網的聲音影像家用裝置,將會組成數位助理服務的中樞,已有數間廠商與服務供應商開始試著模仿亞馬遜Echo的成功模式。全新高端機上盒與智慧型電視也將開始提供數位助理服務。AI對於眾廠商及服務供應商來說,會是2017年的設備組合中的首要OS功能。 

2016年,數位助理市場的創新發展大多在北美以外的地區誕生,而2017年更可望能在亞洲看到價格更低的同類型產品。中國的阿里巴巴與印度電商Flipkart未來發展路線將類似亞馬遜在美國的模式。雖然中國與印度的寬頻服務滲透率讓發展稍微受限,整體產量預計還是能大贏歐洲與其他成熟市場。關鍵的問題在於,智慧型家庭技術和相應的數位助理服務還需要多久才會在全球引起風潮。數位助理服務需要因應不同語言及文化調整,無法完全複製,這也表示Google和亞馬遜初期的領先並無法永遠持續下去,同時也為當地的數位服務供應商與營運商創造合作機會。 

時尚科技實驗將蓬勃發展 

Google眼鏡(Google Glass)在2015年1月推出後急速退燒,代表消費者尚未準備好接受如此看似侵入性的穿戴式裝置技術。Fitbit和Apple已經突破此難關,嘗試將穿戴式技術與時尚結合。如今技術愈發成熟,再加上時尚產業態度轉為開放,2017年將可以預期有更多穿戴式新產品面世。 

隨著消費電子產品越來越平價,設計以及製造的門檻也越來越低,Ovum預期將有更多非消費電子產品公司會趁勢推出品牌消費電子產品。穿戴式裝置在2016年便引領此潮流,Fossil、Levi's、Ralph Lauren與施華洛世奇(Swarovski)等知名品牌皆爭相推出穿戴式產品。 

而數位服務供應商在2017年將會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品牌產品,作為核心服務的附屬產品。Snap Inc.在2016年九月推出的智慧型眼鏡Spectacles便強化了這波趨勢。但儘管潛在市場規模龐大,這些產品仍屬小眾,離廣泛接受還有一段路要走。 

(本文作者為Ovum消費性科技實務主任)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