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商/車廠結盟拚市占 自駕車風靡CES全場

2017-03-10
2017年國際消費性電子展(CES)自駕車風潮不減反增,各大晶片業者與車廠紛紛呼朋引伴共組同盟,如BMW、英特爾(Intel)與Mobileye合作開發自動駕駛車款及可擴充自駕車平台,企圖搶下自駕車市場第一桶金。
2017年國際消費性電子展(CES)成了新車發表會現場,各家車廠相繼大秀自家車款,包含奧迪(Audi)、福斯(Volkswagen)、豐田(Toyota)、日產汽車(Nissan Motor)、福特(Ford)、BMW、賓士(Mercedes-Benz)和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等車廠,其核心都是希望透過與半導體商的策略結盟合作,推出結合人工智慧(AI)和5G技術的自動駕駛系統。

跨界三廠測試自駕車搶2017下半年上路

BMW、英特爾及Mobileye宣布約40部BMW自駕車的車隊將在2017下半年上路測試,展現三方邁向完全自動駕駛的里程碑。三家公司在國際消費電子展聯合記者會中宣布這項訊息,並進一步說明BMW 7系列車款將採用英特爾與Mobileye的先進技術,並於美國與歐洲展開全球道路測試。

BMW開發部管理委員會成員Klaus Fröhlich表示,為BMW的客戶實現自動駕駛願景,是BMW和英特爾以及Mobileye的共同目標。此合作匯集各領域的技術與專才,克服艱鉅的技術挑戰,並推動自駕車的商業化。因此,該公司已納入擴充性的考量因素,並歡迎其他廠商包括製造商、供應商或技術廠商等共同參與並為BMW的自駕車平台貢獻力量。2017年車隊將在全球各地進行聯合技術測試,在各種實際交通狀況下進行驗證。這象徵BMW對2021設定的iNEXT目標跨出重要一步,屆時BMW的首部完全自駕車將正式問市。

英特爾執行長科再奇(Brian Krzanich)指出,從業界的角度來看,此合作匯集各方資源,合作開發一個完整的自駕車平台,藉以分擔開發成本,現已看到節省與加速研發的成效。連上雲端系統的汽車將執行一貫且可預測的行為,並達到最高水準的安全性。這也說明了此合作為什麼能夠獲得突破性的成效。此合作打造了一個專屬團隊,擁有明確的共同目標,得以推動創新與快速反應,以及界定責任歸屬。

延續先前BMW、英特爾及Mobileye在去年7月宣布的結盟合作,三家企業開發出一可擴充架構,提供其他汽車開發商與車廠採用,藉以開發先進設計以及創建差異化品牌。這些方案從車鑰整合模組一直到完整端至端解決方案,帶來各式各樣差異化的消費者經驗。

在這項結盟合作中,BMW將負責駕駛操控與動力機件,以及評測整體功能安全性,包括設定高效能模擬引擎、整體零組件整合、生產原型車款、以及最終和建置夥伴著手擴充此平台。

不僅是只有BMW、英特爾和Mobileye所組成的生態圈,微軟亦號召恩智浦、IAV及合作夥伴Cubic Telecom、Esri和Swiss Re透過高度自動化的駕駛示範和體驗,攜手展示安全、可靠的端到端自動駕駛願景。

安全/可靠一把罩 微軟攜伴推動自駕車

微軟企業業務開發部副總裁Kevin Dallas指出,隨著汽車智慧化程度不斷提高,同時也需要更高的軟體和分析能力。在CES 2017上的合作又是一個最佳例證,展現該公司如何繼續攜手測試,如何找出優勢,以及如何幫助汽車製造商打造真正個人化的駕駛體驗,並讓汽車能夠學習駕駛人的獨特習慣並隨時間做出改進。

CES參觀者可在拉斯維加斯會議中心Gold Lot/北廣場NP-2試駕高度自動化的汽車,親身感受雲端服務和人工智慧如何實現個人化的駕駛體驗。參觀者親眼見證汽車如何安全地相互「交談」,如何透過監測周圍環境來提升安全性,以及如何適應不同的駕駛風格,帶來更具個人化的駕駛體驗。參觀者還可瞭解這些新興技術如何推動新型的、彈性的保險模式。

恩智浦半導體汽車事業部資深副總裁暨技術長Lars Reger表示,自動駕駛汽車必須絕對安全、可靠。這首先需要高性能感測器陣列;第二,功能強大且輔以雲端連接的檢測和感測器融合系統;第三,業界領導者之間的高效系統合作。

此次的合作,恩智浦將展示如何利用車對車(V2V)和車對基礎設施(V2I)的安全通訊來改善道路安全和交通狀況。案例包括了碰撞警報、智慧交通號誌以及交叉路口處的駕駛隱患探測。另外,恩智浦也將與Delphi和Savari攜手合作,共同開發車載裝置和路測裝置。

IAV開發的高度自動化駕駛技術,對改善城市交通壅塞並整治相關的廢氣排放污染發揮相當重要的作用。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可與基礎設施、行人以及Microsoft Azure雲端服務連結,從而使汽車能夠自動以安全的方式對周邊環境做出反應。

事實上,IAV提供了好幾輛試駕車,用於展示未來技術在歐洲和美國的發展現狀。這些汽車之前已經行駛過很長的路程,而駕駛員幾乎沒有從中干預。

在無人駕駛的未來世界裡,可預期看到零事故與高行動力的可能性。在這樣的未來中,能夠在全球各地挽救數百萬生命,因為運輸方程式(Transportation Equation)中不會再有駕駛人出現,屆時世界將全部換成自主駕駛車。

NVIDIA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表示,全球運輸產業產值高達10兆美元,但車禍對人類生命、財產造成巨大威脅,而且停車也會造成空間浪費。因此,NVIDIA先後推出Drive PX、Drive PX2自動駕駛平台,其中,Drive PX2計算能力更是相當於150台MacBook Pro的集合。

看準汽車自動駕駛對人工智慧的強勁需求,NVIDIA更是全新推出人工智慧汽車的運算系統核心平台—XAVIER,效能與體積都更加優於Drive PX2。除此之外,由NVIDIA推出的汽車內部的自動駕駛系統深層神經網路「NVIDIA PilotNet」,同時結合影像、聲音與唇語辨識功能,可自動認知理解周遭環境,解決汽車駕駛開車時遇到的各式各樣問題。

換言之,此系統是透過車內的攝影機,擷取駕駛人臉部、瞳孔偵測,來判斷駕駛者是否有打瞌睡和玩手機的行為。

NVIDIA攜手圖資商打造HD地圖

有別於生物辨識技術,地圖圖資也是實現自動駕駛不可或缺的一大要素。NVIDIA分別與HERE以及日本ZENRIN合作,聯手針對自駕車開發從雲端到汽車的HD地圖解決方案。

HERE執行長Edzard Overbeek談到,現實世界隨時在改變,自動駕駛車輛必須察覺這些改變以便作出更好的決定;Here HD Live Map早已強調此一需求,透過與NVIDIA合作,該公司可確保部署NVIDIA Drive平台的汽車製造商得以輕易於自駕車啟動HERE HD Live Map。

另一方面,ZENRIN研究與開發部門負責人Koji Haraguchi表示,ZENRIN的巨量資料包含了地圖圖資調查車輛所蒐集到的道路影像以及點雲資料。透過結合NVIDIA的AI技術與ZENRIN的巨量資料,將讓該公司大幅縮短前置時間,為各家車廠提供覆蓋率更廣的HD地圖。

在汽車的地圖圖資調查方面,NVIDIA Drive PX 2人工智慧車用電腦與NVIDIA DriveWorks軟體能處理攝影機與光達感測器蒐集到的龐大資料,接著透過深度學習技術進行必要的即時影像辨識、特徵偵測以及分類以建立精細的環境模型。

在資料中心部分,NVIDIA GPU與NVIDIA MapWorks軟體能用來處理複雜的資料集,將眾多車輛傳回的資料進行編譯與登錄,並將結果製成3D地圖。

NVIDIA汽車事業部副總裁暨總經理Rob Csongor指出,運用NVIDIA的GPU技術,加上DriveWorks與MapWorks,ZENRIN將能加速地圖製作流程,日後也能容易偵測到發生的異動情況。

NVIDIA更進一步以ZENRIN HD地圖為基礎開發定位技術,並將其納入DriveWorks中,此計畫將讓車廠能運用車載Drive PX 2整合各項定位功能。

實施產學合作 豐田砸鉅資布局人工智慧

除了半導體業者與車廠之間的產業合作之外,豐田採取產學合作,預計在美國加州矽谷成立研發機構TRI(Toyota Research Institute),計畫五年投入十億美元,研發自動駕駛車人工智慧技術,並與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麻省理工學院(MIT)合作研究。

工研院產經中心電子與系統研究組系統IC與製程研究部經理彭茂榮(圖1)表示,TRI認為近五年來無人自動駕駛發展雖有進步,但要達到完全自動駕駛技術,仍有長遠的路要走,因此TRI鎖定四大目標,一、增加開車的安全性,汽車不會因為駕駛人技術或狀況不佳就碰撞;二、讓開車不便的人也能開車,如年長或行動不便人士;三、開發「在室內」的移動工具,包括照護機器人;四、將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技術成本應用至材料科學領域。

圖1 工研院產經中心電子與系統研究組系統IC與製程研究部經理彭茂榮表示,豐田人工智慧系統,可與駕駛者建立深厚關係。
彭茂榮指出,TRI研發團隊集結不少頂尖科學家與技術專家,包含DARPA、Google、迪士尼、MIT、史丹佛大學等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產業相關機構。目前TRI已著手進行約30項自動駕駛車技術研究,預計擴增達兩百人規模。

彭茂榮透露,豐田的人工智慧系統Yui會不斷的學習駕駛者的習慣,與駕駛者建立深厚的關係,透過學習駕駛者的習慣,預測駕駛者各種不同的需要。可以與駕駛者溝通,透過汽車上的感應系統,建立用戶情感大數據,判斷駕駛者的情緒,並連線到雲端得到附近不同地點的資訊,從而建議駕駛者用膳或者散心的目的地。換言之,車子會認識駕駛者,從人車互動介面提升至人車互動關係。

自駕車未來四大發展趨勢

整體而言,彭茂榮談到,2017年CES與自駕技術相關的參展廠商較去年大幅增加三到四成,汽車逐漸朝向智慧化、自動化、電動化與共享化發展。舉例而言,賓士展示「CASE」戰略代表四大主軸,包含「連結」(Connected)、「自動化」(Autonomous)、「共享與服務」(Shared&Services)與「電氣化」(Electric)。

綜合上述主軸,可由賓士預計2019年量產的概念車Concept EQ設計看出端倪,該車款充滿電力可跑約500公里,具有24吋超大顯示器。另外,Vision Van概念車則是配有自動貨架、貨箱以及兩架無人機,將麵包車與無人機物流相結合,將為貨運的最後一哩路建立更有效率且環保的新標竿,充滿電約可以行駛270公里。

未來汽車將與萬物相連(Vehicle to Everything, V2E),包含駕駛、環境、行人、雲端、汽車,激盪出新的產經合作契機與物聯網商機,交通運輸將更安全、便利、節能與分享。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