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軍家庭無線感測網路 ZigBee與Z-Wave短兵相接

ZigBee具有較低的成本、功耗、位元率及複雜度等特性,因此成為無線感測網路的重要通訊協定之一。其標準是由IEEE802.15.4與ZigBee聯盟分別制訂底層與平台軟體堆疊。各國所開放的頻段分配情況不同,因此在不同頻段上,ZigBee的傳輸速率與距離以及各國要求測試認證的重點也有所差異。此外,由於ZigBee應用範圍相當廣泛,因此也面臨許多其他無線傳輸技術的競爭,包括藍芽、超寬頻、NFC及Z-Wave等,其中,在家庭自動化控制領域,ZigBee將與Z-Wave正面交鋒。
ZigBee具有較低的成本、功耗、位元率及複雜度等特性,因此成為無線感測網路的重要通訊協定之一。其標準是由IEEE802.15.4與ZigBee 聯盟分別制訂底層與平台軟體堆疊。各國所開放的頻段分配情況不同,因此在不同頻段上,ZigBee的傳輸速率與距離以及各國要求測試認證的重點也有所差異。此外,由於ZigBee應用範圍相當廣泛,因此也面臨許多其他無線傳輸技術的競爭,包括藍芽、超寬頻、NFC及Z-Wave等,其中,在家庭自動化控制領域,ZigBee將與Z-Wave正面交鋒。  

ZigBee是一種短距離無線通訊系統,具有低功耗、低成本、低位元率,以及低複雜度等特點,其裝置不用對準也能遙控,電池壽命可達數年。在功耗方面,由電池供電可運作一年以上,相較之下,藍芽只能運作一星期。在成本方面,目前ZigBee晶片價格為3美元,僅是藍芽的一半;而ZigBee位元率最高為 250kbit/s,相較之下,藍芽則為1Mbit/s。  

太克科技量測儀器技術部門協理丁偉凱(圖1)表示,低位元率的好處在於架構相對單純,例如通道化的規則較簡單、不跳頻、使用單一收發頻率,且僅有26個協定元(Protocol Primitives),相較之下,藍芽則有131個。ZigBee也允許在近距離內有大量的ZigBee裝置存在,在30公尺傳輸範圍內,最多可以有 65,536個裝置構成同一個網路,相較之下,藍芽僅能同時連結8個裝置。  

基於以上特性,ZigBee主要被應用於構成感測器網路(Sensor Network),應用範圍包括家庭保全、家電遙控例如空調、燈光、電視等,以及工廠自動化和遠端監視、大樓自動化、人身健康、消費性電子、電腦周邊以及居家控制等。  

IEEE802.15.4與ZigBee聯盟共同制訂標準  

ZigBee是IEEE定義的個人區域網路(WPAN)實體層標準之一,在IEEE 802.15.4規格中規範了ZigBee的實體(PHY)層與媒體存取控制(MAC)層,而ZigBee聯盟則定義ZigBee的平台軟體堆疊(圖 2)。其他的WPAN實體層規範有IEEE 802.15.1的藍芽與IEEE 802.15.3的高速WPAN,其下又有IEEE 802.15.3a的UWB。  

ZigBee支援三種拓樸架構  

在網路層部分,ZigBee可支援三種型式的拓樸架構,樹狀網路最為成熟,也需要較多的記憶體與運算能力。清雲大學兼交通大學數位建築專案顧問吳匡時(圖 3)表示,各個節點扮演著全功能設備(FFD)或精簡功能設備(RFD)的角色,全功能設備可以做為網路協調器,其具備額外的記憶體與運算能力。而精簡功能設備的電路較為簡單且記憶體較小,只能傳送資料給全功能設備或從全功能設備接收資料。從ZigBee的網路特性來看,其拓樸架構是採取點對點連結(圖 4)。  

三種ZigBee裝置各司其職  

ZigBee網路中的裝置分為三類,分別是協調器(Coordinator)、路由器,以及終端裝置。整個網路的工作控制,是由協調器負責,呈現路由連結型態,是一種綜合式網路。吳匡時表示,協調器負責啟動和配置網路,可以保持間接尋址用的固定表格,並且連接其他網路;而路由器能將訊息轉道其他設備,網狀網路及樹狀網路皆能存在多個ZigBee路由器,但星狀網路則不支援;至於終端設備僅有剛好足夠的功能與協調器及路由器通訊,並執行其類別的相關功能。  

各國認證測試要求重點不同  

在使用頻段方面,各國開放的情況不同,在不同的頻段上,也會有不同的展頻參數、切片率、調變方式、位元率、符碼率,以及調變方式(表1)。吳匡時表示, ZigBee在868MHz頻段的傳輸速率為20kbit/s,距離可達300公尺,而在915MHz頻段時,傳輸速率為40kbit/s,傳輸距離為 30~75公尺,至於在全球通用的2.4GHz頻段時,傳輸速率為250kbit/s,傳輸距離可達10公尺。  

丁偉凱進一步表示,在歐洲,是由歐洲電信標準協會(ETSI)訂定ETS 300 328規範,美國由聯邦通訊委員會(FCC)訂定FCC Rule Part 15.247、249規範,在日本,則由財團法人電信工程中心(TELEC)制訂2.4GHz頻段低功率通訊系統規範。在認證方面,ZigBee聯盟提供適應性平台測試與商標認證,IEEE 802.15.4規格則規範了ZigBee射頻晶片的訊號品質,屬於實體層的測試。  

各國主管機關對於認證測試要求的重點各有不同。丁偉凱表示,歐盟的ETS 300 328規範要求重點在於有效輻射功率、尖峰功率密度、頻率範圍,以及發射機混附發射。美國的FCC part 15.247, 249的要求重點則在於最大峰值混附波輸出功率、功率頻譜密度、發射場強度、頻差容限,以及頻帶外發射等數值。至於日本的2.4GHz頻段低功率通訊系統規範,則較為著重在頻率偏移、占用頻寬與展頻、混附波、傳送功率,以及副發射功率等。  

ZigBee系統費用低於2美元指日可待  

ZigBee晶片架構主要是由MAC負責處理封包,而由PHY負責接收處理射頻訊號。吳匡時指出,由於ZigBee的傳輸速率低,且只作簡易的資料處理,因此在系統架構方面,主機(Host)端只須要搭配簡單的8位元微控制器即可,至於在ZigBee晶片模組方面,則只將射頻、PHY以及MAC整合成單一晶片,預計未來ZigBee晶片內將會整合微控制器,且系統中實現ZigBee所花的費用將低於2美元。  

ZigBee競爭對手為數眾多  

ZigBee、藍芽、超寬頻以及NFC皆是短距離無線通訊技術(表2),而ZigBee又與Z-Wave同為家庭無線感測網路的重要推手。目前ZigBee在家庭無線感測網路市場剛起步,Z-Wave則已累積可觀的出貨量。  

針對Z-Wave在家庭控制技術的發展趨勢,Zensys亞太區業務總監王俞喬(圖5)以Zensys市場分析為例,他表示,家庭控制系統早在美國已經興起,目前已有25億美元的市場,根據市場研究機構預測,至2009年會因美國換屋潮而擴大為32億美元的市場。從事家庭控制的業者,以建商占最大宗,其次是聲音控制系統業者,第三則為照明系統業者,其他如家電廠商在這方面的研究開發較慢,所以未能排進前三名之中,但王俞喬強調,目前家電廠商雖然進行較慢,不過已有幾家廠商如樂金已開始注意這塊廣大的市場,並投入設計與生產。然而為什麼家庭控制系統會有那麼大的市場與商機,調查指出,主要在於一般民眾願意花 1,000~3,000美元來打造家庭控制系統,這樣的消費金額對於廠商相當具有吸引力,更何況歐美國家家庭控制系統早已為民眾所知,並已發展近10年的時間,調查顯示直至2005年為止,在家中裝設家庭控制系統已由1,500萬人增加到4,000萬人,大部分為20~30歲的年輕族群,這也是一個相當大的誘因。而目前台灣廠商大部分以外銷市場為主,因為台灣一般民眾對於家庭控制仍然陌生。  

有關家庭控制應用方面有幾個發展重點:包括具備安全性與防護性,如家中警報響起時,可以自動撥號通知住戶;同時也須具能源環保概念,以歐洲為例,即利用這樣的系統開發出在用電高峰期,自動偵測在家中冷氣機溫度過低時,可以關閉冷氣以減少資源損耗。  

此外,在體驗家庭劇院方面,利用單一遙控器可以控制所有的家電;舒適性與方便性,按一個按鈕,即可控制所有電燈或家電的開關。家庭控制系統更可進一步應用到娛樂、醫療方面,即利用遠端控制與取代紅外線傳輸,以降低傳輸不成功的機率。  

至於音樂影像配件的功能加強、利用手機控制以及用網路架構起整個家庭系統,以隨時監控家中老年人是否安全,應會在3~5年後開始推行。  

家庭控制會採取Z-Wave作為傳輸訊號的最大原因在於,Z-Wave已經是準備就緒的技術,其頻寬是採用北美與歐洲的開放標準,然而也仍有其限制性,即其傳送的訊號會有繞送(Routing)現象(圖6),造成繞送現象是因為無線射頻(RF)是相當不穩定的媒介,會因遇牆壁而反彈、訊號散亂彈開、遇轉角使電波衍射(Diffraction)等因素而使無線訊號被分散掉,造成訊號不穩定,且無線電波的接收器是用並聯的方式做接收,因此也會產生繞送現象,而造成訊號強度的減弱。  

有鑑於Z-Wave的弱點,目前Z-Wave技術研發重點也朝向幾個方面進行,以力求Z-Wave能更廣泛被利用以開發各種新產品,除採用北美歐洲的開放頻寬(40k~120kbit/s),無線網點的連線作業中也要求每個節點(Node)都有資訊,萬一有節點失效也不會影響傳輸、同時可用電池架構整個網路外,最重要的是須採最簡易的設定方法。  

至於消費者使用家庭控制的考量條件,王俞喬也點出,最重要的是不同廠牌家電相容性之問題、其次是工具要簡單操作且可免費使用,而由上述兩點不難看出正好呼應Z-Wave技術發展的重點。  

(詳細圖表請見新通訊元件雜誌69期11月號)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