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機器後市可期    AIoT產業鏈各展所長

2017-03-27
2017年將是居家機器人與娛樂休閒機器人百家爭鳴的一年。居家服務機器人將扮演智慧家庭中樞,如:Amazon Echo、華碩Zenbo、豐田Kirobo Mini、夏普COCOROBO及美國Jibo、法國Buddy等。而娛樂休閒型機器人也開始進入商用場域,例如:軟銀(Softbank)Pepper於銀行、店家等,日立EMIEW3於機場導覽、台灣金寶電子機器人於銀行、百貨零售業等。
工研院IEK專案經理侯鈞元表示,由於人工智慧(AI)成熟的技術導入,IoE(Internet of Everything)架構將更為複雜,促使機器學習不斷進化,而能做到軟硬整合、自主決策、互動如人且流暢驅動相關軟硬體的智慧機器人,將成為全球產業與市場的新寵。這也意味著機器人所應該要具備的能力更加多元化,且針對應用領域的不同,設計考量的特點也會大異其趣。 

工研院IEK專案經理侯鈞元表示,AI能夠減少人力負擔、提升效率與價值,因此台灣產業若能導入AI技術,將有望提升整體經濟產值,並創造新型態服務模式。
綜合人工智慧與物聯網的AIoT技術正重新塑造消費性電子產品之關鍵零組件、系統組裝、軟體介面、服務設計之產業價值鏈,促使全球產業進一步運用開放架構或軟硬體資源(Open-Source HW/SDK/Open APIs),整合所有成員一同擴展生態體系,強化所有價值鏈上所有成員價值,共創B2B2C的商業模式。如IBM提供AI平台與Watson API,支援各種智慧機器,以擴展各種跨產業AI應用。 

Garnter預估,至2021年每日每小時將有100萬台的IoT裝置被購買,加上AI技術陸續導入,將促使IoT終端裝置升級為各種AIoT智慧機器。美國研究機構BCC Research亦預測,全球人工智慧相關產品已經進入起飛成長的階段,智慧機器市場於2019∼2024年成長率排名前三大依序為:自主機器(31%)、智慧助理(30%)、深度神經運算電腦(22%);其中,自主機器之智慧機器人、無人車、無人機在未來5年將是發展關鍵期,而服務型機器人成為AIoT新戰場。 

侯鈞元建議,台灣業者製造或研發智慧機器,應以使用者應用情境與需求為主,來展開深度學習技術架構、異質性系統整合以及互動介面設計,發展具人性直覺且流暢的人工智慧終端裝置。  

由於服務型機器人產業鏈尚未成形,成為全球產業積極投入的新興市場。而服務型機器人除了需要AI技術之外,更需要高度軟硬體整合能力,台灣業者可以運用過去PC/NB/Phone等各種消費性電子的軟硬體組裝能力,取得全球服務型機器人研發與製造之優勢地位。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