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永無止盡 網路轉型勢在必行

由於電信與消費性電子科技快速演進,消費者對網路應用的期望又不斷延伸,因此電信業面臨著永無止盡的演進需求;同時間,做為電信業與消費者直接接觸的接取網路,也面臨來自市場期望與技術更新的壓力,包括新一代寬頻服務、全面IP化網路的轉型、光纖到最符合經濟效益點如何布置等,在在牽動網路能否成功轉型。
英國哲學家、邏輯學家及諾貝爾獎得主羅素(Bertrand Russell)寫道:「改變是一回事,進程又是另一回事。(Change is one thing, progress is another.)」這句話正適切地描述目前電信業面臨著永無止盡的變遷的辛苦掙扎--科技快速進步與消費者期望不斷的改變。面對科技持續不斷的創新與終端使用者需求變動的趨勢,世界各地的服務供應商顯然正面臨許多艱難的挑戰。當他們全心設計、投資並積極了解網路可能提供的新型服務時,消費者可能在瞬間轉而使用更能滿足其需求的競爭者網路服務,而服務業者的心血可能就在一夕之間付諸流水。  

服務供應商每日都面臨許多現實情況,其角色就像是今日網路演進的催化劑:他們面臨著頻寬需求的不斷增加、服務供應的即時性,以及應用服務要以使用者為中心的需求,服務供應商如欲在激烈的競爭中占得一席之地,其網路轉型就需要一個立即性的行動計畫。而了解終端使用者透過接取網路即時連結至綜合性世界服務、滿足消費者的期望將極為重要。  

網路轉型帶來巨大衝擊 持續進化勢在必行  

然而,持續的網路轉型,對於服務供應商的接取網路又帶來哪些衝擊?答案是,為滿足消費者的期望,就必須去了解終端使用者透過接取網路連結至綜合性世界服務對其所代表的重要性。基於對市場的了解,下述有幾項因素驅使接取網路必須不斷進化:  

新型態寬頻服務形成  

服務提供者須將網路系統為三合一服務(Triple Play)建置作準備。今日,簡單的高速寬頻服務已不再是建立長期獲利的可行方案,升級服務組合似乎不斷地使寬頻連線的價格崩壞。很明顯地,對結合語音、資料和影像服務的期望正促成網路接取的轉型。  

頻寬成長在近年來成為必然的現象,因此消費者與企業的期待不只需要更高的頻寬,也需要更多創新性的服務,再者,使用者還希望獲得更好的內容、更多的選擇方案以及更快速的服務。因此在2008~2010年間,接取網路必須達到下行頻寬傳輸速度介於25M~60Mbit/s,而上行頻寬的速度則介於5M~13Mbit/s,才能符合終端用戶所需及期望。  

決定頻寬必須考量的重要因素包括:高畫質電視(HDTV)頻道的數量、點對點(Peer-to-peer, P2P)傳輸的連接數,以及對服務速度的保證,例如遊戲和檔案的上傳與下載。然而,要建立殺手級商業模式仍然還有許多困難突破,畢竟未來還有與新寬頻服務形成的許多挑戰。  

然而,如圖1所示,服務供應商可藉由對顧客行為的調查結果,來思考未來創新服務的走向。大體而言,今日的終端使用者已經了解到結合新的終端設備與服務可為他們帶來許多的可能性及利益。此外,當他們對服務抱有高度期望時,也就對不斷上升的價格更敏感。因此,只要有更好的服務,他們非常願意接受技術、服務與供應商的改變。基於此項理由,服務供應商必須成功地管理寬頻服務的推出,以及專注於未來可能的服務變革。充分利用本身的優勢,將傳統服務以及相關組織的改造成具備差異化條件的套裝服務,以達成目標。再者,為支援轉型過程,業者須要額外投資網路基礎建設,使得數位匯流網路可以涵蓋潛在用戶範疇,同時符合成本效益。

點圖放大
圖1 在已開發市場中現有服務業者的服務區隔。

網路全面步向IP化  

這類服務包括從傳統的語音服務轉變為IP網路電話以及更多新一代的應用服務,接取網路的轉型不僅僅是投入新式的革命性應用,也必須整合、轉換現有的傳統語音服務產品組合。因此,IP的轉型將會以全新的方式影響接取網路。 正如上述,服務供應商應考慮的不只是投資在創新的數位匯流網路服務上,也應著重於現有語音應用程式的整合與轉型上。  

目前,服務供應商已逐漸降低傳統語音網路的投資額,轉而投資在未來的數位匯流服務事業上。畢竟,傳統式的公眾交換電話網路(PSTN)總收益逐年衰退,且設備及技術的維護支源也越來越缺乏,讓維護傳統網路的成本大幅攀升。  

因此,唯一途徑就是以符合成本效益的方式投資在網路的轉型上,將語音基礎的設備轉型為可供支援語音傳輸的封包網路,以確保在同樣的價格基礎下,能夠維持語音服務的收益率,並同時增加新的服務組合以及更符合市場的服務需求。而最終目標就是在全IP網路基礎下,以網路語音通訊協定(VoIP)取代過時、運營費用較高的傳統交換電話網路設備。  

而IP的轉型中最重要的步驟,也就是在符合成本效益的情況下,完成IP寬頻服務平台(IP Broadband Service Platform, IP BSAP)之移轉。  

今日的IP寬頻服務平台(圖2)已演進為更先進的數位IP用戶迴路接取多工機(IP DSLAM)、寬頻迴路載波機(BLC)、數位迴路載波機(DLC)以及多重服務接取網路(MSAN)等。IP寬頻服務平台的設計原理相當簡單,但使用光纖到最符合經濟效益點策略,則是能成功建置的最主要關鍵。畢竟,此策略能完全支援寬頻接取平台的滲透率,更能同時允許業者進行服務組合的整合與轉型。包括以超高速數位用戶迴路(VDSL)、被動光纖網路(PON)或全球微波存取互通網路(WiMAX)等分散式的接取式網路,傳輸無阻塞、本地IP,適用於局端和遠端結構;並同時支援傳統與新式的服務、提供接近99.999%的可靠性。

資料來源:Broadbandtrends.com
圖2 接取平台的演進

建置光纖到最符合經濟效益點  

為因應寬頻的爆炸性需求,數位匯流服務早已備受注目,服務供應商下一步所要面對的問題,包含如何透過最符合經濟效益的方式,將現有與潛在用戶整合至理想的寬頻網路中。  

若要達成光纖到最符合經濟效益點策略,考慮各種寬頻接取網路,例如數位用戶迴路(DSL)、超高速被動光纖網路(Gigabi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GPON)與WiMAX以及局端與遠端設備等之配置。而透過適當的搭配,將可打造光纖到最符合經濟效益點。  

對許多服務供應商而言,最具挑戰性的問題即在於如何藉由最具效益的方式,為所有的潛在用戶傳輸服務;換句話說,也就是該建置哪些接取技術,以獲得最大收益並降低成本的支出。  

由於現有接取技術的多樣化以及未來技術不斷推陳出新的可能性,使得問題更加複雜化。DSL、GPON或WiMAX等多種接取技術,使得服務供應商難以做出正確投資選擇。近期寬頻接取領域中最具創新與前瞻性的技術比較如表1。

表1 FTTx網路技術的優缺點比較
網路技術 優點 缺點
PON ‧透過運算、多重播送和分波多工,將網路連接點的輻域擴增至最大。
‧利用動態頻寬的分配改善傳輸速率。
‧一般需更換新式配置設備,包括:光纖、分配器和光纖分接器。
Copper-based
FTTN(DSL)
‧必須透過運算、多重播送和分波多工,將設備減至最少。
‧使用已建置之分配設備。
‧比光纖基地台更小的頻寬解決方案。
Fiber-based
FTTN (Ethernet)
‧必須透過運算、多重播送和分波多工,將設備減至最少。 ‧一般需更換新式配置設備,包括:光纖和光纖分接器。
FTTB ‧光纖到樓的集合式住宅設備必須透過運算、多重播送和分波多工,將設備減至最少。
‧可使用現有的分配設備。
‧光纖到樓的數據服務單位方案可提供陣列設備給每一個用戶,以減少運算、多重播送和分波多工等外部裝置的建置。

被動光纖網路的訊號是藉由單一標準光纖使用的波長多工(WDM)串連技術進行傳送與接收,將局端內的光線路終端機(OLT)經由光分歧器,連結至用戶家中的光纖終端裝置。廣播為下行傳輸到用戶家的前提,也就是用戶會同時接收到相同的訊號。而被動光纖網路最普遍的標準,即為GPON和乙太被動光纖網路(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EPON);其主要的差異在於,GPON頻寬的連線管理較EPON來得更有效率。而全球的服務供應商大多期待被動光纖網路更加成熟後,可為終端使用者提供數據影音三合一服務。  

至於光纖到節點網路(Fiber-to-the-Node Networks, FTTN Networks),則運用深層光纖,為鄰近的用戶設備提供遠端節點。不只透過運算、多重播送及分波多工等支流設備達成外部裝置的精簡,還可提高數位用戶迴路的傳輸速率。而光纖到節點可能包含以銅線為基礎的數位用戶迴路,或每秒可達100 Mbit/s的乙太路由交換器光纖用戶連線。現有的光纖到節點網路與光纖到路邊(Fiber-to-the-curb, FTTC)的差異在於,用戶連線的傳送距離僅有幾百公尺,甚至更小;而數位用戶迴路連線的傳輸速率則可提高到其限速之上,為用戶提供最大的頻寬。  

在光纖到大樓(Fiber-to-the-Building, FTTB)網路中,由於結合被動光纖網路和光纖到節點網路的方案,因此其設備乃建置於局端和客戶端,網路連線間的連結通常屬被動式、點對點的方式。光纖到大樓網路可為單一用戶或住家,如光纖到樓的數據服務單位所採用,亦可為多用戶或住家,如光纖到樓的集合住宅所採用。  

點對點網路不像光纖到樓的集合住宅,可提供一個獨立的設備供局端到客戶端的單一用戶使用。當光纖的設備成本由於附加成本或資源的匱乏而居高不下時,可能會是一個相當昂貴的費用項目。因此,點對點的光纖到樓數據服務單位方案,通常只有在局端到用戶端間的距離很短時才會有效,且設備也將更多。  

VDSL2/WiMAX崛起

其他用以提供數據影音三合一服務的建置方式就是VDSL及其最新版本VDSL2。VDSL2使服務供應商能傳遞更高的頻寬,並帶給企業顧客更多的潛在服務,同時更可藉由現有的基礎結構發揮成本效益。除了潛在服務與速率外,VDSL2實現多項重要的創新,也更適用於網路電視和下一代的語音及數據應用服務。包括有助於未來DSL技術的改善、為多線路的環境作準備、作為ADSL傳統光譜相容性的潛在工具、改善DSL的穩定性,以提供更好的影音支援服務以及提升管理及迴路的診斷,都是VDSL可帶來的特性。  

VDSL2的標準包括服務供應商的建構,並在上行與下行比現有的銅線接取迴路快100Mbit/s,亦即相較於短距離的ADSL更快上十倍,類似光纖頻寬的基地台,但無法直接連結至服務供應商的光纖區隔網路。  

至於WiMAX,則是一種可結合固網的新興行動技術。對今日重視行動服務的終端使用者而言,WiMAX網路絕對是一大利器。此外,WiMAX網路也可用於郊區或開發中國家,有助於偏遠地區減少數位落差。  

上述所探討的各項技術--包括光纖、VDSL和WiMAX網路--都需網路最後一哩(Last Mile)的可供性。最終,業者將會依據地區性可供的科技以及服務需求,作出最符合經濟效益的決定。因此,對業者來說並沒有絕對的答案,因為每個選擇方案都將基於不同的情況作評估,通常業者都將混合不同的技術及服務,以達到最符合經濟效益的目標。  

管理網路閘道器服務抬頭  

日益多樣化的服務,促使服務供應商須要確保家用網路和接取網路的順暢,以提供理想的服務品質。另外,降低使用新服務的進入門檻將可大幅提高顧客滿意度,進而帶來數位匯流商機。  

如圖3所示,網路的每一個部分都將進行IP轉型,從由寬頻IP服務集中器(BSA)和寬頻IP服務路由器(BSR)所組成的核心,到由IP接取基地台組成的接取端都將進行轉型,而此亦為終端使用者的住家。目前,家庭被視為IP網路延伸的重要市場,核心與接取網路必須相互合作,以提供可信的應用、服務品質(QoS)、安全以及端對端管理服務。

點圖放大
圖3 端對端IP架構

今日用戶終端設備(CPE)包含IP家用閘道器,有助於家庭與鄰近接取網路的運作。為了發揮此作用,服務供應商必須將家用閘道器納入接取網路的考量之一,同時加以考量數位家庭的管理及其他的網路建置方式。  

隨著數位匯流服務的引進,服務供應商正在建置大規模的網路架構、應用與服務方案,以迎接複雜的消費者環境。除了日益提升的複雜性,消費者對於數據影音服務的期望,則是希望服務供應商能提供包括即時影音服務的高品質輸出內容。另一方面,家用網路的複雜性和終端使用者對於服務使用設定知識的不足,也使得服務供應商正為了裝配與操作的相關問題而擔憂--數位家庭可能會成為業者在符合服務需求上付出極高代價的來源,尤其在設備安裝期間。  

因此,為了使數據影音服務成功,服務供應商必須提供優異的服務品質,同時避免消費者面臨數位家庭網路與服務的技術複雜度,並且提供數位家庭自動化操作流程的全面解決方案,包括:迴路測試、設備安裝、服務啟用、顧客支援與問題排除。  

新世代網路來臨 提升自有競爭力成重點  

接取網路轉型之重點在於:確保各種通訊服務能藉由符合經濟效益的方式,提供給每一位潛在用戶。而服務供應商應做好迎接數據、影音、視訊三合一數位匯流服務所帶來的挑戰,才能在這時代站穩腳步。  

首先,數據影音三合一服務的網路部署需要與用戶數位家庭作更加緊密連結的互動介面,以符合服務層的協議(SLA),進而符合用戶的需求。  

第二,資產成本控制是不變的重點,尤其是當業者考慮增加服務組合時更是如此。因此,光纖到最符合經濟效益點是必用的策略。電信業者須用最低的網路建置成本,提供近100%的寬頻網路覆蓋範圍。  

第三,應思考新舊服務的結合,以確保營收。這是轉型至全IP網路的一部分,其中包含IP接取平台的整合及網路電話的採用,也就是說,在加強電話服務時,同時還須維持與傳統舊式電話(POTS)的互連性。  

最後,有許多無線網路業者試圖透過數據、影音、視訊三合一服務來提升收益,在此同時,他們當然不希望增加成本。因此,在發展新服務或科技時,有效控制成本是成功的關鍵。  

以上的有些論點相當正確,但有些或許具有爭議性。然而,這就好像羅素所說的,改變是明確的,而進程是具爭議性的。  

(本文作者任職於阿爾卡特-朗訊)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