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採集/無線充電左右逢源 穿戴裝置充電便利性大增

2022-05-06
隨著穿戴裝置持續成長,如何延長裝置使用時間變得越來越重要。因應消費者的迫切需求,在電池能量密度(Power Density)提升緩慢的狀況下,透過裝置外部方便取得電源也是另一個重點,甚至可能讓穿戴裝置擺脫電池的限制,這便需要裝置具有能夠自力獲取其他能源的機制。

因此,透過能量採集(Energy Harvesting)和無線充電,則可為穿戴設備充電另闢新的能量傳輸途徑。

能量採集應用方式

能量採集分為藉由壓電、太陽能、機械能、熱能、射頻(RF)等方式搜集能量。技術運作模式為,從外在蒐集能源、保存,再使用電能,相關零組件包括換能器、能量採集電路、電源管理IC、能量儲存單元(電池或超級電容)以及無線鏈路的組合,全部都是以微小的功率在運作,並藉以建置自供電且長效的資料擷取、監測、記錄與報告系統。

例如靜電技術,利用靜電原理將絕緣或介電質材料,並以放電形式將電荷沉積材料上,訊號因此無法流出,進而產生固定電荷,接者上下電極以震動方式帶動電荷在兩個固定電極之間移動,或是使電荷不進行移動。在移動過程中電荷距離與電極之間的距離發生改變,上方的電荷量就受到帶電物體感應移動,發生電位,隨時間變化兩個電極之間產生電流。

但若將物體置於潮濕環境,物體表面會接觸到許多水分子。由於水會導電,因此產生導電的狀態,導致電力採集效率降低。陽明交大電機系教授邱一(圖1)表示,若需要有效透過靜電得取能量,設計上需加上密封技術,減緩導電情況發生。由此可見能量採集時常受制於環境影響、技術發展,根據環境條件的變化,能量的可獲得性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顯著變化,如沒有日照就沒有太陽能,沒有風就沒有風能,所以能量採集過往被認為是不可靠的能量來源。

另外,能量採集除了透過自然環境、位差獲取能量,透過無線電波提供能量也是方法之一。國立臺灣大學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學系教授吳文中表示,正因為現今無線通訊時代,各種射頻如LTE、Wi-Fi等裝置已隨處可見,當採集器加入無線電波蒐集(Radio Frequency Harvesting)元件後,即可蒐集周遭無線電波能量,例如裝置搜集Wi-Fi路由器無線電波,並將之轉成充電用的儲能。

圖1 陽明交大電機系教授邱一提出隨著穿戴裝置的技術提升,能量採集未能提供足夠電力也面臨極大的挑戰,因此能量收集解決方案被設計為電池的輔助電源。

穿戴裝置剛剛問世之時,通訊傳輸簡單故功耗有限,透過能量採集微安培或毫安培的電流即可運作,邱一表示,但隨著穿戴裝置的技術提升,能量採集未能提供足夠電力也面臨極大的挑戰,且必須考慮裝置體積大小、發電原理、電能效率與使用特性,因此能量收集解決方案被設計為電池的輔助電源,或作為極低耗電量的可穿戴設備永久使用的獨立電源。

無線充電提升能量取得便利性 

儘管能量採集未能達到預期成效,但隨著近年需求的轉變,透過無線充電讓電子裝置使用時就能同時充電。近年無線充電技術提升充電效率之外,許多環境也逐漸部署無線充電裝置,如住家、廚房及汽車等可直接提供充電,無線充電與環境形成共生之下,應用可望日益增大且普及化。

無線充電最常見的技術為磁感應(Magnetic Induction)與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兩種方式。兩者皆使用磁場做為傳遞電力的媒介,而有別於磁感應需透過精確對準及有效接觸才能傳輸電力,磁共振技術提供的空間自由度,可解除點對點充電的限制,有利於改善使用者體驗,這對於無線充電市場的普及大有助益。

整體而言,在提高無線充電功率的議題上,更多的挑戰可能在於機構的設計以及過熱問題。吳文中指出,充電板發熱問題往往源自於充電盤裡的線圈,就如同蘋果(Apple)2019年原本計畫推出的無線充電板AirPower,雖講求高效率轉換,但因為產品內建布滿密集的線圈,隨之而產生發熱問題,若要改善無線充電發熱的問題,必須從整個機構設計著手。

吳文中表示,無線充電已可實現高充電效率,但就穿戴裝置來說,微瓦的電容量與轉換效率有時難以負荷高電流的輸出,因此電池功率效果不彰產生熱能,導致系統過熱,而無法長時間進行高功率充電,將影響快充體驗。

穿戴裝置過去幾年期間,講求充電效率提升,縮短等待時間,但現在朝向能量效率與密度發展,當技術逐漸解決能量採集和無線充電的各種挑戰,將有效為穿戴裝置增進續航力。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