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NR MIMO DFE LTE-A RFFE

RFSoC數位射頻助攻 5G NR大規模MIMO商用達陣

第五代(5G)無線存取網路是為了滿足對容量不斷成長的需求,以及2020年之後新的使用情境與應用。5G新無線電技術(NR)針對每位用戶高達10Gbps的最高資料傳輸率,提供增強型行動寬頻(eMBB)服務,與第四代無線網路相比,約提升100倍。大規模MIMO,或稱大規模陣列天線(Massive MIMO)是達成效能提升的關鍵技術,尤其適合於6GHz以下不常使用的時分雙工(TDD)頻段,如Band 40(2.3GHz)、Band 41(2.5GHz)、Band 42(3.5GHz)、Band 43(3.7GHz),以及尚未授權的新興頻段。

大規模MIMO系統能支援動態數位波束成形(Dynamic Digital Beamforming)來執行每位用戶的波束成形,理論上能提供每位用戶完整的基地台容量;在其它情況下,上述容量則依據時間與頻率由用戶共享。用戶端無須改變現有設備,即可受惠於具備大規模MIMO功能的行動通訊基地台。大規模MIMO的前景相當誘人,讓許多業者等不及5G NR標準完成,就已考慮部署在4G設備上,不過,這些好處也帶來一系列的挑戰。由於落實大規模MIMO無線技術系統會使複雜性提升數倍,隨之而來的較大系統體積、更高的功耗與成本需求便成為一大障礙。若想克服這些挑戰,必須將無線技術中的類比訊號鏈與數位前端(DFE)裝置進行整合,並大幅提升訊號處理運算能力。

大規模MIMO與波束成形

波束成形並非全新概念,在行動通訊市場中,它已被用為主動式天線系統(AAS),其在無線電中運用靜態波束成形,來達到系統成本與複雜性的平衡。主動式天線系統適用於訊號涵蓋範圍有限的網路,但今日壅塞的網路需要動態數位波束成形,以獲得頻譜效率提升所帶來的所有益處。具備完整數位波束成形的大規模MIMO,除了頻率與時間之外還增加了空間維度,可以大幅提升頻譜效率。陣列增益與多波束正交性產生的訊噪比(SNR)改善,意謂著同樣的時間與頻率分配,可由多名用戶重複使用(圖1)。

圖1 主動式天線系統與大規模MIMO

基地台分解與功能性分割

由於大規模MIMO架構相關的複雜性,基地台必須分解以支援新的功能性分割,來管理系統內的連接頻寬。例如,在100MHz 64T64R天線陣列系統中,假定基頻與無線電功能各利用一個元件來運行,此時基頻與無線電功能間的頻寬則為230Gbps。事實上,系統往往使用多個元件來運行8T8R或16T16R陣列DFE無線電功能模組,因此使得系統內連接頻寬的需求多出一倍以上。圖2說明大規模MIMO無線電系統的概念圖。

圖2 大規模MIMO的概念架構

數位無線電處理模組透過整合的類比數位轉換器(ADC)與數位類比轉換器(DAC),來執行8T8R或16T16R的DFE功能。為了降低系統空間體積、功耗與成本,必須去除接合數位與類比領域所需的JESD204B連接鏈路。波束成形裝置為無線電技術帶來第一層(Layer 1;L1)基頻功能性,能大幅降低更高層基頻功能的連接頻寬需求,而這些更高層基頻功能,現階段在行動邊緣運算上存在虛擬化的潛在可能。整合、靈活性,與更高的運算能力是三大關鍵需求,以落實大規模MIMO系統的最佳化,並有助於相關的波束成形與DFE演算法的演進,進而不斷改善效能、成本與功耗。

成本/功耗/體積提升 主動訊號鏈商轉挑戰大

落實5G NR大規模MIMO需在無線電裝置中有大量的主動訊號鏈,來連接陣列中的每支天線,或天線陣列子集。傳統上這些主動訊號鏈會包含資料轉換器、濾波器、混波器、功率放大器與低噪訊放大器,進而導致系統的耗電、體積與成本顯著增加,因此大規模MIMO系統中的大量主動訊號鏈會造成系統耗電與空間體積增加,較不易成為可商轉應用的系統。讓資料在射頻前端(RFFE)與DFE間移動的相關成本,不管是對軟體、硬體或系統層級上,都是5G領域必須解決的主要挑戰。

為了解決此一挑戰,目前已有相關業者,如賽靈思(Xilinx)把直接無線射頻取樣資料轉換器(Direct RF-sampling Data Converters),整合至專為無線電應用設計與布署的16奈米FinFET多重處理系統晶片(MPSoC)系列產品中,來取代電路板上多種ADC、DAC,以及其它許多RF元件。此新推出的SoC元件系列稱為「可完全編程射頻系統單晶片」(All Programmable RFSoC),其單片整合無線射頻取樣資料轉換器技術,為無線電系統提供硬體與軟體皆可完全編程的寬頻寬平台。此一架構採用Arm處理子系統,並結合FPGA可編程邏輯技術,來展現12位元4GSPS無線射頻取樣ADC,與14位元6.4GSPS直接無線射頻DAC,以及最佳化的數位訊號降頻與升頻處理的技術。

利用整合無線射頻取樣資料轉換器技術,將射頻帶入數位領域,不但可以克服功耗、空間體積與成本的劣勢,同時也可達成寬頻寬與多頻段系統。現有無線電系統中的類比射頻,通常在設計上用來產生緩解且離散的資料轉換器規格。此外,離散資料轉換器與類比射頻元件,採用較為舊型的處理節點,且通常針對窄頻寬進行最佳化。這導致類比射頻解決方案用在寬頻寬MIMO與大規模MIMO無線電系統時,無論體積大小、耗電與成本都相當昂貴。因此整合高速資料轉換器、6.4GSPS直接無線射頻DAC與4GSPS無線射頻取樣ADC,可以讓數位射頻更具彈性、耗用更低電量同時頻寬更寬,因此相當適合建構小體積、低耗電與低成本的MIMO與大規模MIMO系統。

借力16奈米FinFET 數位射頻運行一路順暢

高速射頻元件的單片整合,受惠於16奈米FinFET製程的優異類比電晶體特性。電晶體通電時阻力相當低,可以執行具高精度的寬頻寬無線射頻取樣訊號切換。如此一來,就可以整合具成本與功耗效益的高速比較器、放大器、時脈電路與具有優異特性的數位輔助類比校準邏輯。相較於65奈米(通常用於類比射頻元件),在16奈米FinFET上進行數位操作帶來十倍以上的體積縮減,及耗電量也減少四倍。

整合至RFSoC的數位射頻資源,包含6.4GSPS DAC與4GSPS ADC的多頻道、已整合的低相位噪訊鎖相迴路(PLL),以及完整的複頻混波器(Complex Mixer),且每個DAC與ADC各有48位元的數值控制震盪器(NCO)。射頻資料轉換器陣列具有1倍、2倍、4倍與8倍的內插(Interpolation)與取樣降頻濾波器(Decimation Filter),並能運行靈活的FPGA結構介面。此外,直接無線射頻DAC模組,則運行正交調變修正(QMC)與Sin x/x(Sinc)修正濾波器(圖3)。

圖3 RFSoC數位射頻資源

在RFSoC上落實大規模MIMO系統

圖4顯示運用RFSoC元件運行的典型大規模MIMO無線電。RFSoC具有100G強固級乙太網路MAC/PCS的33Gbps收發器,其可依前傳介面特點的不同(25G CPRI或ECPRI協定),來運用其中的RS-FEC。部份的L1功能,例如逆/正向快速傅立葉轉換(iFFT/FFT),以及相關聯的實體隨機存取頻道處理,則可移至無線電部份,可在無線電與基頻單元之間減少50%的頻寬(及成本與功耗上的節省)。RFSoC元件能提供豐富的高效能、低功率數位訊號處理器(DSP)資源,以進行包括數位升頻器(Digital up Conversion)、峰波因數抑制(Crest Factor Reduction, CFR)、數位預失真(Digital Pre-distortion, DPD)、被動互調(Passive Intermodulation)修正,等化與降頻等DFE技術。通過在傳送路徑使用適當的內插濾波器,及接收路徑使用適當的取樣降頻濾波器,可以在高時脈頻率、且不受FPGA結構頻率影響下,運行RF-DAC及RF-ADC,以利更佳的頻率規劃。在仔細的頻率規劃下,可利用整合的射頻訊號鏈的寬頻寬,同步支援多個頻段,諸如FDD大規模MIMO使用的Band 1與Band 3,以及TDD大規模MIMO使用的Band 38、40、41與Band 42和43等。RFSoC擁有四核ARM Cortex-A53多核心處理器,運作時脈最高可達1.5GHz,另外還有雙核即時Arm Cortex-R5多核心處理器,運作時脈達533MHz。對於運算預失真係數與進行系統管控、射頻校準與一般運作及維修來說,這是重要的運算資源。可編程邏輯線路加上系統晶片運算,可用來支援開源應用程式介面(API),讓無線電系統碰到軟體定義網路的未來環境時,也能滿足無線電系統依據客戶需求進行動態配置的要求。機器學習演算法可在此結構上有效運行,並自動管理數量愈來愈多的零碎頻譜頻段、頻譜分享及託管虛擬行動網路電信公司(MVNO)。

圖4 在減少部分L1功能下,於RFSoC上運行大規模MIMO無線電

為順利進行整合,FPGA廠商提供針對CFR與DPD的打造的DFE IP,以及針對4G、LTE-Pro與5G應用的DFE子系統參考設計與DFE展示套件。為了呈現RFSoC上的系統效能,可將採用ZU28DR元件的RFSoC特徵基板連接至射頻前端卡,採用兩個傳送與兩個多工接收路徑,來支援功率放大器回饋(如圖5所示)。依此進行基板設定,並將單一功率放大器連接至一對DAC/ADC後,就完成採用FPAG廠商現有16奈米MPSoC元件之DFE參考設計(2.1版本)的快速連接埠,並運用RFSoC與16奈米SoC在結構上的共通性,讓更複雜設計時還能重複使用。在此設計中,CFR IP運作的取樣頻率達245.76MSps(針對TM3.1a訊號在7.5分貝峰值對平均功率比(PRPR)的情況下,達成3%的誤差向量幅度(EVM)),而DPD IP的運作取樣頻率則達到491.52MSps(DAC/ADC在第二奈奎斯特區,利用3.93216 GSps時脈與8倍內插/整數倍降低取樣率(Decimation)運作),而2c LTE20+1c LTE20合成訊號則處於160MHz的瞬時頻寬內。放大器輸出為45dBm或32瓦。在運行DPD後,達到的加速運算平台(ACP,如圖5右側顯示)為54.91dBc,而Upper ACP則為-55.14dBc,容限充足且符合LTE頻譜輻射模板(SEM)所需。

圖5 針對2c LTE20+1c LTE設置的RFSoC,瞬間頻寬達160MHz

落實5G NR、LTE-Advanced Pro MIMO及大規模MIMO無線電系統設計,須要面對多元、多頻段需求,同時還須減少系統體積、功耗與成本問題。而解決這些挑戰的方式有許多種,而其中已有看到業界採用單晶片整合「高速、寬頻寬無線射頻取樣資料轉換器」與「結構縝密的數位內訊號處理及運算資源」,來解決大規模MIMO的挑戰。

(本文作者皆任職於賽靈思)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