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測器 ADAS 車聯網 雷達 光達

科技追求零傷亡目標 汽車感測器技術捍衛生命安全

2020-09-07
隨著全球人口與車輛逐年不斷增加,改善交通安全仍是各國努力的目標。自2000年至今,儘管交通事故死亡率將低了一半以上,從每10萬輛車中有135輛車死亡降低至64輛車,但死亡總數卻持續攀升。造成交通事故層出不窮的原因,根據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報告顯示,駕駛員行為占了94%交通事故。

 

相較過去,當今汽車產品更具安全性。汽車內部安裝安全氣囊、政府制定強制繫上安全帶的政策,以及車輛結構與功能設計的改進等,駕駛員和乘客在遭遇撞車事故後,能夠降低損失生命的風險。除此之外,更好的制動和轉向子系統,包括防鎖死煞車系統(ABS)、電子穩定性控制系統(ESC)等常見的創新系統,需要依靠精準的感測器來提高安全性,加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不僅增加汽車的自主性,消除人為因素,也大幅降低了交通事故的發生,來達成全自動駕駛Level 5的目標,完成零傷亡願景的計畫。因此,提高汽車的電子元件水準能夠改善汽車安全性。

整合感測器

二十年前,汽車內部安裝感測器相當陽春,例如測量油箱液位燃油表、發動機溫度表、測速計、警告燈和轉速表等以上這些設備。 如今,許多汽車內部電子感測器逐漸著重汽車安全性,例如相機與成像感測器整合化成ADAS、安全倒車、停車後視像和車內監控系統。這些應用需要選擇最合適的感測器,也凸顯了汽車製造商、整車廠商(OEM)和Tier-1與供應商合作的重要性。這些感測器也專門為了執行重要任務的用途來設計,讓它們能夠在更高溫範圍內持續運行(圖1)。

圖1  圖像感測器在汽車上的應用

性能也是感測器重要關鍵。感測器須具備高畫素的解析度,提供更精準的圖像品質來應對夜間、惡劣、眩光和其他問題等,在ADAS和其他系統上準確捕捉細節。例如,高動態範圍能精準地捕捉從感測器發送到ADAS系統處理器的圖像(見圖2),這意味著汽車能更迅速地識別前方的問題,直接影響駕駛人的生命。

圖2  動態範圍對比 (左側圖片中缺少隧道盡頭的詳細資訊)

除圖像感測器外,雷達和光達(LiDAR)也是當今汽車的必備裝置。雷達設計在短距離、中距離和遠距離的應用,例如躲避轉向(Evasive Steering)、交匯點輔助(Junction Assist)和自我調整巡航控制(Adaptive Cruise Control),至少可望向前方距離250公尺。為了適應各種狀況,選擇合適雷達收發器能確保最佳的汽車安全性能。

光達則補足雷達的性能,利用高解析度的深度資料,提供雷達或相機無法達成的目標檢測能力。其中,光子探測器能利用飛時測距(ToF),來生成圖像和3D地圖。

然而,實際上,最好汽車安全方案需要結合多種感知模式,包括成像、雷達、光達和超聲波感知等,整合多種類型感測器的優勢來發揮作用,並且內建冗餘技術(Redundancy)。

付諸實踐 

舉例來說,SUBARU的EyeSight駕駛員輔助系統,此系統利用安森美半導體的120萬畫素AR0132AT CMOS圖像感測器。EyeSight系統於2014年首次安裝在SUBARU的Levorg模型中,隨後也在Legacy、Forester、Impreza和SUBARU XV模型中提供。

EyeSight在其立體相機系統中使用圖像感測器,來實現安全功能,包括自我調整巡航控制、車道保持輔助和搖擺警告、預碰撞制動和預碰撞油門管理。如今,ADAS已經是主流技術,不僅應用在高階汽車的防護系統,也逐漸應用在駕駛輔助應用。 

除了外在人為和環境因素外,疲勞駕駛也是造成交通事故主要原因。科技能掌握駕駛員的駕車情況,當駕駛操控不穩定時,適時發出警報或警告,或利用攝影系統來觀察駕駛員,當發現駕駛者出現疲勞跡象(如閉上眼或頭部下垂)時觸發警報。例如,最近的展示系統整合數個圖像感測器,利用內含人工智慧(AI軟體)的車載系統來提供圖像。

汽車安全目標必須是努力朝著零死亡、甚至零傷害和零事故的方向努力。

圖說

(本文作者為安森美半導體汽車戰略及業務拓展副總裁)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