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低軌道通訊衛星 衛星電腦 姿態感測 飛行履歷

切入優勢成本/適足可靠度 通訊衛星打開高門檻藍海市場

2021-10-21
低軌衛星可以達成超廣域覆蓋,但零組件皆需要通過航太規格的驗證,能長期耐受太空中的特殊環境,同時具備遠端操作與自我修復能力,要投入衛星產業鏈的台灣廠商,更應深入了解太空規格/規範/環境。

 

行動通訊隨著世代更迭帶給人們越來越多便利性,時至5G時代,純粹透過地面設備的網路布建,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於行動通訊應用的所有需求,目前地面網路的訊號涵蓋僅達地表面積的25~30%,也促成低軌衛星通訊產業的興起,希望透過衛星的布建,讓地球上所有空間都能具備無線通訊涵蓋,包括所有人類活動的空中與水面。 

低軌衛星網路可以達成超廣域覆蓋,補足地面基地台訊號不及的區域,低軌道通訊衛星的建設自然成為其中的關鍵。根據統計,目前天空中服役的通訊衛星不到1萬顆,但往後幾年各家廠商發射的低軌道衛星總數可能超過10萬顆,將帶來完全不同的聯網體驗。然而衛星在太空中運作需要通過航太規格的驗證,能長期耐受太空中的特殊環境,同時遠端操作與自我修復能力也是衛星需要具備的條件。

衛星整合多種技術能力

未來幾年通訊衛星的發射彷彿一場軍備競賽,預計每年各國與國際衛星通訊大廠將有數千顆通訊衛星升空,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張起維(圖1)表示,低軌道衛星的特點是成本低,因為距離地表近,所以視野小、移動速度快,要達成全球覆蓋需要數千到上萬顆衛星。一顆衛星其實是整合多個不同專業的次系統與技術而成,主要需具備通訊與自主運作兩大能力。

圖1 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張起維提出一顆衛星整合多個不同專業的次系統與技術,需具備通訊與自主運作兩大能力。

無論是不是通訊衛星,衛星的通訊能力都很重要,張起維強調,衛星需要通訊能力與地面保持溝通,並將飛行與任務資料回傳地面,衛星一旦「失聯」就幾乎等於「失能」;在自主運作部分,也需要多個系統,如搭載飛行軟體的衛星電腦,衛星需要時常調整自身的動作,因此透過姿態感測與動作次系統,可以協助調整太陽能板或天線的角度,另外,衛星運作需要的電力透過搭載的太陽能電池提供,而衛星處在真空環境下運作,熱控系統也很重要。

另外,火箭升空過程對衛星上的精密元件很不友善,發射時的高應力與高振動可能對電子元件造成傷害,所以衛星設計也需考慮應力與振動的耐受度。以火箭發射與衛星本體而言,台灣理論上具備相關的研發能力,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系主任趙吉光指出,不過現階段台灣會更專注於衛星技術的發展,火箭發射能力看來不是短期的研發重點。

切入衛星產業鏈基礎馬步不可少

衛星需要運作在幾百公里以上的太空環境,張起維強調,飛行履歷是衛星使用元件、模組的重要條件之一,代表這些元件、模組必須要實際發射到太空中,且可正常運作。以中央大學實際執行過的低軌衛星開發而言,台灣產業在嵌入式電腦的設計與製造能力較強,但是關鍵的飛行控制模組,台灣廠商的能力就相對薄弱。趙吉光則期盼,低軌衛星通訊帶動的航太熱潮,可以推動台灣投入更多航太人才的培育。

航太產業過去在台灣並未受到太多重視,資通訊產業投入的程度也不高,除了產值規模受限之外,其高門檻也是原因之一,張起維說明,衛星發射之後便須自主運作,就算發生異常也要可以遠端找出原因並排除,所以針對衛星任務的系統開發,測試工作變得相對重要,一般而言,希望有1/3的時間進行完整的任務測試與情境模擬工作,包括振動、熱真空、輻射等測試項目,對於要切入產業鏈的台灣廠商,更應針對太空規格、太空規範、太空環境進行深入了解。

台灣資通訊產業要跨足衛星產業鏈,享受產業的高產值、高毛利之前,人才、技術、產業環境的認識都是基本,羅德史瓦茲(R&S)市場開發資深經理莊美華(圖2)說,台灣廠商還是應該從較為熟悉的領域切入,如地面設備與聯網終端,該公司站在協助產業的立場,針對衛星無線通訊Payload Pre-launch及In-orbit測試與使用者終端測試都已準備好相關的解決方案,可以協助台灣廠商進入產業鏈。

圖2 羅德史瓦茲市場開發資深經理莊美華認為針對衛星無線通訊Payload Pre-launch及In-orbit測試,R&S已準備好相關解決方案。

另外,低軌道衛星熱門的Ka、Ku及V band頻率,R&S亦提供8.3GHz解調頻寬TX及2GHz調變頻寬之RX測試能力,從零組件到系統均可提供測試方案。莊美華解釋,除因應較大經濟規模的使用者終端量測方案,也積極投入衛星通訊Satcom Link Budget及Analysis/Monitoring測試發展,可以與業者一同布局高門檻的衛星產業鏈。

台灣投入衛星產業鏈最佳時機

面對低軌道衛星產業的崛起,未來通訊衛星已不再是單純的航太產品,工研院資通所視訊處理與遠距通訊組經理蔡華龍認為,通訊衛星因為運作需要,將會導入更多備援系統架構,降低成本也是產品開發重點之一,產品特性會朝資訊產品靠攏,可靠度的要求將適度降低,這些都是對於國內資通訊廠商相對有利的發展趨勢。 過去三十年台灣投入衛星產業的策略是先擁有衛星,一直到最近幾年才希望可以自製關鍵零組件或系統整合。趙吉光表示,過去台灣的衛星是比較高價的科學觀測衛星,造價通常高達數十億以上,比較無法容忍因為某個元件或次系統的失效而導致任務失敗,所以元件的採用會希望以穩定為原則,除了天線之外,都是採用國際大廠的產品。未來因為產業的轉變,政府應該會更鼓勵國產元件,同時也有更多資通訊廠商有意願投入,可望帶動更多商機。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