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 as a Service Waymo Uber Lyft 自駕車

產業蓬勃但挑戰仍多 自駕車前景兼具美麗與哀愁

2018-05-07
預計在2030年,道路上1/4的汽車都是自動駕駛,但是哪家公司能夠率先推出自駕車呢?自駕車是一個產值數兆美元的市場,在實現完全自動駕駛的道路上還存在一些重大障礙;但其也能解決一些由來已久的問題,如污染、塞車、城市停車和事故發生率。
有些人可能會驚訝地發現自動駕駛汽車首次公開亮相其實是在1939年世界博覽會通用汽車「飛向未來」的展覽上。汽車製造商設想在充足的陽光、新鮮的空氣和漂亮的車道上,汽車可以自動駕駛。如今,也就是79年後的2018年,由於新的感測器技術、HD製圖技術的進步、分析技術的提升以及深度學習等方面的創新,使得自動駕駛汽車逐漸成真。 

預計在2030年左右,道路上1/4的汽車都將是自動駕駛,但是哪家公司能夠在這場競賽中領先--率先推出能夠在公共道路上自動駕駛的汽車呢? 

自駕車發展前提 

實際上,我們並不需要自動駕駛汽車,開車也不是那麼複雜。然而,當出現問題時,後果可能是要付出生命的代價,因此,安全和降低道路死亡/嚴重事故數量是推動自動駕駛汽車進步的主要原因。這使得自動駕駛汽車成為一項必要需求,當然,它還有更廣泛的好處,比如減少交通堵塞和污染,提高經濟效益,增加老年人、殘疾人和盲人的活動範圍,同時也可以減少燃料的使用(圖1)。 

圖1 自駕技術最主要的效益就是提升交通安全
儘管現在的汽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安全,但是由於車禍讓太多的人失去了生命,約有94%的事故都是人為失誤造成的。2017年,英國有超過27,000人在車禍中喪生或者嚴重受傷,而且根據交通部門的資料顯示,有176,500人在車禍中受傷。而英國的道路在整個歐洲已屬於第四安全的,因此,對於那些不太關注道路安全的國家來說,這些數字只會更高。 

這些數字的降低被政府和社會看作是一件積極的事情。諸如自動緊急煞車、車道偏離預警和行人檢測等功能將減少對於駕駛人這個脆弱面向的依賴,這將會對減少事故和死亡人數產生積極影響。 

自駕車產業競賽起跑 

自動駕駛汽車可能是汽車產業發展過程中最令人興奮的事件之一,然而它也被過度炒作了。它最開始興起於2010年,當時谷歌首次推出自動駕駛汽車專案,目前這場競賽仍在繼續從未真正消失,關鍵是自動駕駛汽車的到來並沒有之前預測的那麼快。 

產業專家定義了自動駕駛的五個級別,每個級別都描述了汽車在多大程度上接管駕駛的任務和責任,以及汽車與駕駛之間如何相互協作。 

第一級Level 1:駕駛輔助,駕駛輔助系統會有一些功能來支援駕駛,比如自動巡航控制和自動緊急煞車,但是不會控制。 

第二級Level 2:部分自動駕駛,駕駛輔助系統會控制一些功能,但是司機仍繼續駕駛汽車。 

第三級Level 3:高度自動駕駛,在某些情況下司機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脫離駕駛;有人把這些功能稱為視線偏離道路,目前最新的奧迪A8轎車具備這一級功能。 

第四級Level 4:全自動駕駛,在城市或高速公路等特定區域內汽車能夠長時間的自動駕駛,但是必須有司機隨時接手,當然其他時間司機可以選擇看一本雜誌來放鬆(圖2)。 

圖2 Level 4以上的自駕系統駕駛不需手握方向盤
第五級Level 5:完全自動化,駕駛者可以把手放下、眼睛閉上、大腦放鬆,這意味著沒有司機了,車內的人都是乘客,當然也不再需要方向盤了。 

很多新車型都具備第二級的功能,主要集中於中階家庭轎車,但是當前整個汽車產業幾乎沒有觸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表面,現在的功能還未能實現完全自動化,但是一些報紙的頭條卻在大肆宣傳完全自動駕駛就在眼前。 

在未來三年內,第一款在道路上行駛的完全自駕車將會是機器人計程車,也有人稱它為自動駕駛計程車,它的自動化級別主要是第四級或第五級。 

這些車的大部分將由計程車服務商擁有並進行營運,他們提供共乘、出租等服務,根據時間或者里程數來收取費用。機器人計程車將為使用者提供上門服務,讓使用者能夠在旅途中繼續工作、休息或者娛樂,同時也允許他們與其他用戶共乘並分攤車費。 

產業互動熱絡 

汽車產業的投資和協作活動非常地活躍。富豪(Volvo)和Uber達成了一筆3億美元的交易,用於發展無人駕駛汽車。通用汽車(GM)已斥資5億美元入股Lyft,同時與Uber展開合作。此外Uber、Lyft等公司在研發上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以確保他們在這場競賽中保持領先。 

大眾也看到一系列自動駕駛平台,其中很多都來自中國,比如百度Apollo、騰訊和阿里巴巴也蓄勢待發。此外,中國網路商正在構建大型軟體合作夥伴關係,而成為部署自動駕駛汽車的首選合作夥伴。 

Waymo(Google)和福特打算今年部署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汽車製造商也在採取與共乘公司同樣的策略,希望擁有自己的汽車出租服務,也就是汽車即服務(Car as a Service, CaaS)。比如福特和通用都切割了一些獨立的合作夥伴,取代了目前的滴滴和Uber等公司。 

在中國,百度正在多個城市測試自動駕駛汽車,至少有五家中國車廠擁有在美國的測試執照。寶馬和豐田都在與中國公司合作展開早期自動駕駛汽車的開發,雷諾、日產和三菱汽車則與滴滴合作展開共乘服務。 

Waymo在自動駕駛計程車的推出時間上表現得非常積極,並且已經獲得了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營運該服務的授權,最早將於2018年底開始。目前多個實驗正在進行中,以協助確定高度複雜的城市環境需要哪些技術並增加哪些基礎設施來支持進一步的推廣,還要從政府監管和法律方面改善,以確保自動駕駛汽車順利上路。 

消費者需求與趨勢 

業界轉向機器人計程車,最終實現完全自動化駕駛汽車的目標是將每公里的駕駛成本降低,讓用戶足以懷疑是否還值得擁有一輛汽車。 

考慮到現在的年輕人並不認為擁有汽車是身份的象徵,因此,汽車所有權的觀念將發生重大的變化。最終的贏家將是各種使用者服務,使用者借助Lyft、Uber、BlaBla、滴滴等出遊服務以很低的費用就可以實現駕車或者坐車出遊,而將自己的汽車大部分時間都放在停車場已經不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使用者採用CaaS服務而不是購買一輛屬於自己的汽車,這同時意味著諸如保險、車輛審驗和汽車稅等費用將不再是車主的責任,而是屬於部署這輛車的服務商。 

CaaS服務的主要吸引力是免除了消費者的一些費用,這個費用可能高達整個用車服務成本的70%,去掉那些個性化需求,成本會大幅的降低,可以降低到每英哩1美元,使得這個服務具有更高的吸引力,比擁有自己的汽車更經濟方便。 

想像未來自動駕駛出遊的場景,使用者一通電話就可以將自動駕駛計程車叫到自己家門前,汽車OEM廠商或者共乘服務商將會即時調度與用戶相同行駛路線上的自動駕駛汽車,這無疑會使汽車的使用率急劇上升。用戶結束一天的工作後,隨時可以呼叫類似的自動駕駛計程車,然後被帶回家或者外出辦事。同樣的,用戶也不用親自開車送孩子去學校,只需要將孩子交給自動駕駛計程車,與此同時它還會通知你孩子安全到達學校的情況。 

自駕車顛覆用車習慣 

自動駕駛汽車是一個產值數兆美元的硬體、軟體和服務市場。在實現完全自動駕駛的道路上還存在著一些重大障礙,包括立法、責任;然而它能幫助社會解決現在一些基本的問題,比如污染、塞車、城市停車和事故發生率,這意味它將成為未來的常態。 

從用戶的角度來看,自動駕駛汽車將會帶來明顯的好處,擁有汽車或者使用汽車的成本將大幅度下降,實際上,根據Lyft和Uber提供的一些調查資料顯示:人們對於是否必須擁有一輛汽車表示懷疑,因為汽車的閒置時間可能高達其生命週期的95%。 

雖然現在說誰將贏得自動駕駛汽車競賽還為時尚早,但是公平地來說,所有主要的汽車製造商和新加入者都在大力投資,並將其定位在戰略首位。總而言之,未來的十年將會非常有趣,我們也將見證未來自動駕駛世界和享受它所帶來的好處,同時也會目睹這場關於自動駕駛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 

(本文作者為Imagination汽車業務部總監)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