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 無人機檢測方案 工研院 ICT 無人載具

ICT TechDay秀關鍵技術 無人機隧道飛行方案開拓應用新機

2019-08-01
工研院日前舉辦ITRI ICT TechDay(資通訊科技日)以「智慧領航,競向未來」為主軸,針對五大領域:5G通訊、AI系統、無人載具、AI應用、資安治理展出34項技術,包括5G通訊的基地台、無線電通道資訊(CSI)非接觸式呼吸偵測應用;AI人工智慧領域則是霧運算MEC+ AR導航、智慧影像分析技術。而針對各界好奇的無人機商業應用,工研院也首度發表無人機隧道飛行方案,力拓無人機在橋樑、涵洞等消防與警用巡檢的市場機會。

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所長闕志克表示,隨著5G商業應用展開,人工智慧(AI)、無人載具與資安治理等將有突破性發展。尤其是無人機,其商業應用一直是各界關注的議題,而工研院除了透過與虛擬實境(VR)穿戴式裝置結合開發的第一人視角的無人機競賽,力圖挖掘電競商機,也持續優化無人機橋樑檢測方案,並推出隧道飛行方案,以滿足涵洞、管線、隧道等更多檢測需求。

闕志克進一步說明,無人載具的自動化可分為感知、決策與控制三個部分,而資通所也以「感知」為主軸切入無人機技術與應用開發,讓無人機不用「Do Something」(不須具備決策、控制能力),僅是感測並收集環境資料,也能發展出一套符合市場需求的檢測解決方案。他強調,無人機檢測解決方案不只能在台灣派上用場,日本、美國等世界各地也都有同樣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無人機多半仰賴全球定位系統(GPS)進行定位與控制,因此飛行範圍都侷限於室外能收到GPS訊號的地方。考量此問題,工研院也透過無線通訊與地面管理系統支援室內定位,以克服無人機的飛行侷限,讓無人機檢查方案不僅能運用在室外環境維護,也能進入隧道、涵洞等GPS訊號遮蔽的場域進行偵測,目前無人機檢測方案已與水利署合作進行水庫輸水管檢測。

為搶攻這波市場機會,工研院與台灣高鐵、水利署等單位合作,充分了解用戶面臨的挑戰與需求,並且藉由實際的合作,將專業知識(Knowhow)融入解決方案中,持續精進相關技術,盼能藉此拓展出全世界一流的無人機檢測方案。隨著5G興起,也有望拓展出更快速的商用巡檢、警用、消防應用方案,擴大其應用市場。

闕志克以高鐵的合作案例為例,說明無人機檢測方案的市場機會,他指出,過去的檢查方式是由人員搭乘軌道車到各個勘察點,再透過特殊的機具查看橋樑下方的狀況。為了避開營運時間,只能在凌晨進行檢測,夜間視線昏暗成為檢測工作一大難點。而無人機橋樑檢測方案可以在白天進行檢測,只須設定好勘查路徑與勘察點,並錯開車次(須距離高鐵車廂30公尺以上),就能讓無人機沿線收集橋樑的資訊,不但能節省時間與人力,還能克服夜晚視線不佳的問題。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