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譜效率/訊號穩定度升級 DVB-T2瞄準無線HD商機

2010-01-18
隨著數位高畫質節目日漸普及,許多消費者均已注意到標準畫質與高畫質節目間的顯著差異,對高畫質節目的需求呼聲也逐漸浮上檯面。然現有DVB-T技術的頻寬不足,讓廣播業者難以在兼顧成本效益下提供高畫質節目服務,遂出現制定新一代標準之議。
為滿足地面電視廣播朝向高畫質(HD)時代邁進的需求,歐洲發展出第二代數位地面視訊廣播標準(DVB-T2)。目前該標準在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大力支持下,已在倫敦展開試播。為其提供眾多量測儀器解決方案的羅德史瓦茲(Rohde & Schwarz),便相當看好未來幾年DVB-T2可能帶動的商機。

高畫質視訊廣播需求殷切DVB-T2乘勢崛起

圖1 台灣羅德史瓦茲業務部經理劉恩宏認為,2010年將是DVB-T2在歐陸進行大規模測試的關鍵年,該公司亦正在積極倡導DVB-T2於2010年在台進行現場測試。
台灣羅德史瓦茲業務部經理劉恩宏(圖1)表示,DVB-T2是歐規DVB-T廣播系統的一大進展。透過導入正交分頻多工(OFDM)與64正交振幅調變(QAM)、甚至256QAM等先進無線技術,DVB-T2的系統容量可比現有DVB-T提升至少30%以上。更高的系統容量意味著廣播業者可在同樣頻寬下串流更多視訊內容,有助降低高畫質視訊廣播的網路成本。例如台灣的DVB-T廣播系統採用的通道頻寬為6MHz,每一通道只能支援一個以H.264編碼的高畫質節目串流,但若改採DVB-T2,就可以在單一通道中串流兩個高畫質節目,甚至還可額外再串流一個標準畫質(SD)節目。

除了可在同樣的廣播頻寬內播送更多節目外,DVB-T2的訊號強固性也比DVB-T更佳,因此可協助廣播業者減少廣播頭端的數量,從而顯著降低基礎建設成本。劉恩宏表示,根據理論推算,導入DVB-T2後,由於訊號強固性大為改善,因此只需十座廣播頭端即可涵蓋台灣本島絕大多數的收視人口;相較之下,目前全台DVB-T訊號轉播站、補隙站等大小頭端已超過二十座。不過,劉恩宏也強調,由於天線場型與實際地理環境等因素,無線廣播的理論跟實際狀況往往有所差異,因此明年DVB-T2的首要工作重點,將以協助爭取台灣首個DVB-T2測試網路開通為主。  

雖然從技術觀點來看,DVB-T2的頻譜效率更高,可滿足廣播業者未來提供高畫質節目的需求,且廣播頭端的數量也更為精簡,然劉恩宏指出,英國在制定DVB-T2標準時,為大幅提升頻譜效率,決定採取和既有DVB-T一刀兩斷的策略,因此DVB-T2與DVB-T之間,從射頻端解多工到後端解調變均不相容,以避免背負前一代技術所遺留下來的包袱。  

這樣的設計思維也導致從DVB-T轉移至DVB-T2的過程將相當漫長。除廣播設備必須升級外,數位電視訊號接收機也必須重新設計,故目前市場上具備DVB-T2接收能力的用戶端裝置仍非常罕見,售價也過高。不過,劉恩宏認為,這是每一項新技術導入初期都會面臨的問題,待廣播服務涵蓋區域拓展,吸引更多零組件業者與終端設備製造商投入後,價格過高的問題就可以改善。

瞄準DVB-T2商機多模晶片解決方案蓄勢待發

圖2 恩智浦家庭娛樂事業部資深市場行銷業務經理洪成勳指出,DVB-T2在各項性能指標上均優於DVB-T,只要成本問題獲得解決,普及指日可待。
目前業界能提供DVB-T2接收端方案的供應商的確不多,除品牌業者自行開發的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SIC)外,僅恩智浦(NXP)已展示其商品化的晶片組解決方案。  

恩智浦家庭娛樂事業部資深市場行銷業務經理洪成勳(圖2)表示,隨著高畫質影音內容越來越普遍,問世已有10年之久的DVB-T標準已漸漸不敷使用,因此業界才會出現要求制定新一代標準的呼聲。  

事實上,DVB-T2針對現存DVB-T為人所詬病之處做出不少針對性的改良,例如單一頭端設備可提供更廣大的涵蓋範圍、訊號更穩定且頻寬更高,可在單一頻道內廣播多重高畫質節目串流等,這些都是有助於改善消費者觀賞體驗,且有助於廣播業者降低營運成本的重要特性。  

但不可諱言的是,目前市面上DVB-T2接收晶片解決方案的選擇仍相當有限,因此短期內終端產品價格顯然還難以為大眾所接受。有機上盒業者便認為,在可相容於既有DVB-T標準的DVB-T2解決方案問世前,DVB-T2接收設備普及的可能性不高。不過,多模整合向來是半導體業的發展趨勢,因此該業者也認為,可支援DVB-T2與其他既有標準解決方案的問世,只是遲早的問題。  

在業界引頸期盼下,恩智浦近日終於繼發表首款DVB-T2調諧器後,將DVB-T2整合納入其多模矽調諧器產品線。恩智浦電視前端產品線總經理暨資深總監Robert Murray表示,該矽調諧器可支援包含DVB-T2在內所有數位與類比無線電視廣播,有助於電視機與機上盒製造商及早針對下一代產品預做準備。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