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感測器陣列加持 行動裝置增添智慧通知功能

2015-12-07
有時候,智慧型手機顯得很笨。來看看這個例子,在一個辦公室裡有著幾位工作人員,大家都很安靜專注在自己的工作上,忽然間大聲響起的流行音樂劃破這片寧靜,這是某位同事的手機鈴聲,而他又剛好出去外面抽菸。手機被留在桌上,一直震動著並朝著桌子邊緣移動,迫使另一位同事衝過去把手機放到安全的地方。這干擾著辦公室裡的人員,讓他們無法專心。
表面看來,一支智慧型手機的行為卻是如此不智慧,這似乎很奇怪,畢竟智慧型手機通常都很能察覺它們和所處環境的關係。事實上,這須要用到一些額外元件,且要小心思考各種感測器輸出的組合,如此才能使行動裝置得以自動執行適當的通知。本文將概述一種能提供此功能,同時還能利用多數行動裝置既有功能的軟硬體架構。

智慧手機內建多元感測器陣列

智慧型手機已包含許多感測器,有些可能是用來直接支援智慧通知,例如:
.當手機被拿近使用者的耳朵,內嵌在顯示器裡的近距感測器(Proximity Sensor)可以偵測得到,這讓手機可以關掉螢幕及其觸控敏感度。
.環境光感測器(Ambient Light Sensor)讓系統能因應環境光的強度來調整螢幕亮度。
.加速度計(Accelerometer)決定螢幕的方向,所以內容可以適時翻轉,以符合橫向或縱向的設定。
.麥克風可以感測周圍噪音的音量。

就目前的配置來看,每一個感測器都被指定一種主要功能,且通常不會被用來提供其他功能。有一個例外是加速度計,在遊戲應用程式中,它也會被用來支援玩家的使用者介面。

結合多重感測器 提升環境感知力

現代手機的感測器陣列提供了部分的能力,可以支援手機事件,像是來電、訊息及電子郵件的智慧通知。舉例而言,裝置的環境光感測器和加速度計能偵測手機是否是靜止的,以及是否存在於明亮的環境中(因為日光或人工照明)。這意味著這個裝置並非被使用者親手拿著(若裝置是放在口袋中,就不會有環境光入射在螢幕上),因此震動功能可自動停用。

然而,只要加一些額外元件,智慧通知可以遠比這樣的設計聰明。例如,當這個裝置是面朝下被置於書桌或桌上時,環測光感測器就無法作用。為了要讓手機可以看到兩個方向,它需要兩個環境光感測器,一個置於正面,一個置於背面。如此一來,無論裝置的位置如何,都能使用環境光通知。

這同樣適用於近距偵測:手機背面須放置第二個近距感測器。以奧地利微電子TMD277xx系列的模組為例,該模組結合了近距和環境光感測,所以只須在手機背面加入一個額外裝置。若使用色彩感測器/近距感測器模組,則此裝置就能確切測量環境光的色溫,使其能夠分辨人工照明(表明手機是在室內)或是陽光(表明手機是在戶外)。

智慧通知也需要關於環境噪音水準的資訊。這就需要來自麥克風的感測輸入並結合數位訊號處理,以測定手機附近的音量。要將麥克風輸出振幅轉換成雜訊音量測量,可以使用專屬感測器介面,如此可以避免用到裝置主應用處理器的運算能力。

智慧通知系統所需的最後一個硬體部分是環境溫度感測器。溫度敏感元件,像是PT100電阻,結合訊號處理就能讓行動裝置測定周遭空氣的溫度。它在電路板上應被放在最不受手機本身熱能影響的位置。測量的絕對精確度是不重要的,它的功能只是要指出此裝置是否靠近使用者的身體。

現在當須要提供通知給使用者時,這些不同的輸入會被結合,以針對手機所在的環境產生統一的視圖(圖1)。

圖1 根據各種感測器輸入能建置出當前環境的圖像。

也就是說,各種測量都會被饋送至同一個演算法,這個演算法會在多種情境中做出選擇,而這些情境都有其各自的特性設定。

定義典型情境 提高判斷精準度

針對文章開頭所描述的情境,僅利用音量感測器就能得知此裝置是處於安靜的環境中,然後智慧演算法能降低可聽通知的音量。

此外,結合來自正面和背面近距感測器的資訊,可以表明此手機幾乎確定就是平放在桌子或其他平面上。此手機可以使用這個資訊來決定取消震動,當這支手機並非放在使用者身上時,震動功能是沒有必要的。

在這個例子中,感測器輸入資料的結合能讓此裝置精確地感測本身所處的環境,聰明地做出決定,採用適合當下環境的通知型態。延伸此一運作原理,可以定義一些典型的情境,並針對每一種情境建置檔案文件。此檔案能提供指令,指示行動裝置應採用特定方式通知使用者。例如:
.檔案「在使用者的口袋中」將促使裝置震動。
.「在提包裡,移動中」則會促使採用高音量通知。
.「平放在安靜空間中」則會降低通知音量。

圖2的流程圖列出使用感測器組合來分辨七種檔案的決策樹狀圖。一系列的加速計量測能被用來測定行動裝置是否在移動中。溫度感測器被用來判斷此裝置是否接近使用者的身體。環境光感測器則能分辨是在室內還是戶外(大於或等於2,000流明表示此裝置在戶外),或是測定此裝置是否被置於光線暗的環境中,例如提包或口袋裡。

圖2 決定最適合通知檔案的決策樹狀圖

Smart Phone實現個人化智慧通知

智慧型手機的能力,是可以讓使用者來設定這個決策樹狀圖的。當然,在實作上這會有些複雜,可能只有少數使用者會實際修改這個預設的決策樹。然而自我學習演算法則確實可以提升使用者體驗。演算法的預設狀態包含一個簡單的決策樹,以及預先定義的通知檔案集。但是這些規則會因應使用者輸入資訊及行為而自動修正。例如,如果此使用者傾向在特定情境中將手機改成震動,則此修改會被自動增加至標準檔案。藉由這樣的做法,日積月累之下,此使用者將會產生此裝置能預測及了解他的行為的印象。當然,這種方法必須小心謹慎地實施,以避免錯誤解讀少數的隨機事件。

多元感測陣列整合力量大

智慧型手機已配備豐富多元的感測器陣列,能察覺裝置周遭的環境。但是它們到現在都還是採用單兵作戰的方式。結合這些量測,手機就能感測完整的情境,而這是單一感測器僅憑自身力量無法做到的。結合軟體支援的決策流程,手機的感測器組合能實際模仿人類的行為,使用多個感測器輸入來對我們所生活的環境做出有智慧的回應。這樣就能為使用者,以及和該位使用者分享同一生活或工作環境的其他所有人,營造出自然、舒適及愉悅的感受體驗。

(本文作者任職於奧地利微電子)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