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系統漸成形 光纖到府奠定普及基礎

2008-09-25
在中華電信力拱之下,光纖到府的議題不斷延燒,再加上建商們的奧援,頻頻推出具有光纖網路的建築。尤其在成本逐漸降低、加入者眾的前提下,光纖到府的實現更加指日可待。
由於光纖到府(FTTH)施工複雜且成本高昂,因此在多種光纖建置的規畫中,始終是最難克服的一環。尤其對追求最後一哩(Last Mile)的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ISP)來說,光纖網路的鋪建也一直是成本的最大來源。  

不過,這種情況正逐漸產生改變,在經濟部通訊產業發展推動小組(簡稱通推小組)、資策會與民間業者的戮力合作下,光纖網路步入建物之中的比例已逐漸提升,為寬頻網路的普及打下基礎。  

用戶數一路攀升 光纖網路成建案力推優勢  

圖1 經濟部通推小組資深經理陳文郁認為,新建案與光纖網路的緊密結合,將大幅加速光世代的來臨。
光纖網路由於可提供高達100Mbit/s的頻寬,因此成為不少住戶心目中的最佳寬頻網路技術。根據資策會FIND調查指出,截至2008年第一季止,國內光纖到府、光纖到建物(FTTB)的用戶數已達六十五萬戶,新建物中的光纖到建物比例更逾三成。國家傳播通訊委員會(NCC)的調查也指出,在國內20~59歲的民眾中,有63%願意購買具有光纖網路的建案,在在證實光纖網路在國內的發達。  

經濟部通推小組資深經理陳文郁(圖1)分析,以往光纖到各地(FTTx)的瓶頸在於光纖局端設備成本居高不下,且國內業者又缺乏局端與光傳輸設備製造之技術能力,再加上投資效益並未彰顯,因此業者對光纖的投資興趣並不大;在中繼端,又因各家須自建光纖線路,又須取得路權並施工挖掘,也同樣讓業者們卻步;再看用戶端,殺手級應用未現蹤、費率居高不下,都讓FTTx似乎只是海市蜃樓。  

不過,在龍頭業者帶動之下,光纖到府的布建在近期頗有一飛沖天之勢。如中華電信在2007年就宣布將全力衝刺光纖網路用戶數、遠雄建設也積極推動光纖寬頻的建案,其他如家庭自動化、社區安全監控、保全防災等議題,也皆為光纖網路增色不少。  

陳文郁透露,光纖網路具有高穩定性、長傳輸距離、高頻寬、小體積等優勢,近期已逐漸取代銅纜線,成為未來的網路主流。陳文郁認為,若相關業者都能遵循光纖到府之設計原則(圖2),光纖到府一次到位絕非天方夜譚。

點圖放大
資料來源:電機技師公會
圖2 光纖到府設計範例

業者紛加持 光纖到府蓄勢待發  

除了設備、ISP與建商的聯手加持之外,晶片廠商的動態更是決定光纖是否得以起飛的關鍵要素。Teknovus亞太區電信市場管理總監Jay Teborek表示,該公司一向看好光纖市場的發展,尤其亞洲地區更是主力所在,包括日本、韓國與台灣近期動作頻頻,顯示光纖網路在亞洲的受歡迎程度。  

Teborek表示,光纖網路的發展潛力可從人口居住稠密度略窺一二,但由於鋪設成本高昂,若無法從廣大的用戶中獲得回收,將難以說服業者投資。這同時也是亞太各國帶頭邁向光纖網路的主因。  

Teborek認為,近期晶片業者在技術上的演進,允許光纖線路終端(OLT)、分歧器(Passive Splitter)、用戶端(ONU)等設備的運作效能更進一步。

資料來源:Teknovus
圖3 各式光纖線路終端裝置體積不斷縮小,將有助光纖網路的普及。
一般的光纖網路運作,是將資訊轉換成光訊號,從局端透過光纖線路,傳輸到建築物的分歧器,再由分歧器接到用戶端。以往的技術大多可將頻寬透過分歧器分享給三十二個用戶使用,而技術演進後則可往六十四或一百二十八個用戶邁進。Teborek說,如此一來,成本得以降低,消費者也就可以用更合理的價格進入光世代。而目前的晶片技術,也允許原始設備製造商(OEM)將局端或用戶端產品開發成隨身碟般大小(圖3),將有助光纖的普及。

Teborek表示,以目前國內的發展態勢來說,雖然用戶普及度還不如日本、韓國高,但生態系統逐漸完整,已為未來的光纖到府打下良好的基礎。  

從建商的投入來看,2007年光纖到府與光纖到建物的建案已超過七十八件,含括戶數超過兩萬戶;2008年上半年同樣已有七十八件光纖寬頻建案,含括戶數逾一萬六千戶,建商的投資有增無減,都讓光纖網路不斷升溫。  

另外,問世較早的乙太被動光纖網路(EPON)布建成本持續下滑,同樣也是一大利多消息。陳文郁指出,兩年前的FTTH每戶平均基礎建設費用約需新台幣4萬餘元,但今日僅需不到新台幣3萬元就能打造,自然刺激用戶對光纖網路的熱情與興趣。  

業界人士透露,從近兩年的市場發展來看,光纖網路的熱度不斷升高,除了直接帶動光線路晶片與設備的出貨成長之外,也將與寬頻建案唇齒相依,更將引爆各式多媒體應用之數位匯流內容服務,潛在商機不言可喻。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