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寬頻 TRAI 5G技術 IOT BSNL ISP

低基數放大成長空間 印度固網寬頻市場方興日盛

2020-04-06
印度近幾年積極進行一系列政治改革措施,推動資通訊產業計畫,更成立印度電信監管機構,負責掌管通訊頻譜、基礎設施等,其能藉此拓展5G及物聯網發展,本文將借鏡印度的固網寬頻發展,提供相關業者策略參考。

 

2016年6月,印度政府新設立通訊部,主要業務包含制定與推行資通訊相關政策與計畫,標準化制訂與研究開發等,另一方面也連動調整電信局與郵政局於其組織內。至於原屬資通訊部旗下的電子資訊技術局,則是升格為電子資通訊科技部,主要工作為強化印度的資通訊基礎建設、提倡科技教育、鼓勵創新育成與研發、活絡軟硬體產業之生產製造與進出口業務,推行電子政府、電子醫療、電子商務等網路相關應用服務,並制定相關情報管理法律以促進資通訊安全等。

此外亦設立了印度電信監管機構(簡稱TRAI),負責管理電信業者營運執照與費用、頻譜管理與拍賣、基礎設施與頻譜資源等共享制度等,促進5G與物聯網的技術與未來相關應用服務。

印度網路人口在2000年僅約53萬餘人,約為人口的0.53%;至2010年時網路人口約為6,200萬人,占總人口之5%,在網路基礎建設普及率低的情形下,整體成長速度緩慢。

經過印度政府推動一系列政策,至2012年印度網路用戶數約為1.25億人,雖已達約整體人口數10%,但仍亟需提升。隨民間業者加入固網基礎建設,上網用戶數亦因此成長,至2018年時印度的上網人口已超過4成,約有5.7億人。

印度全力拓展寬頻上網

印度的固網寬頻發展因國家整體通信基礎建設緩慢,及行動通訊服務發展下,消費者轉向使用等因素,固網寬頻市場成長仍呈現停滯。2010年時,印度的固網寬頻用戶數為1,100萬戶,普及率約1%;至2018年時成長至1,817萬戶,占總人口比例亦僅約1.5%。政府雖持續推動寬頻建設,但服務普及程度仍有待提升。

印度於2005年開放固網寬頻服務市場,同時為吸引業者共同參與,TRAI於2010年5月降低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簡稱ISP)執照費用,期望鼓勵鄉村地區小型電視業者加入有線寬頻服務的行列,也因此截至2018年12月底,印度取得寬頻服務執照之ISP業者數高達326家,但市場的主導權還是掌握在BSNL(Bharat Sanchar Nigam Limited)、Bharti Airtel、Atria Convergence Technologies、MTNL(Mahanagar Telephone Nigam Ltd)及Hathway Cable & Datacom等五大電信營運商手中。

五大電信商瓜分印度固網通訊市場

以市占率而言,BSNL以64%位居第一,Bharti Airtel市占則為16%,前兩大業者以占整體市場達8成。從聯網技術觀察,目前印度國內的主流聯網方式為數位用戶迴路(Digital Subscriber Line, DSL)約57.5%,光纖網路僅有4.3%。

BSNL原隸屬於印度電信服務部與通訊營運部,2000年9月分割獨立,但仍由印度政府100%持股。目前BSNL提供全方位的電信服務,包括德里與孟買以外之固網通訊(德里與孟買則由印度政府持股56.25%之MTNL負責)、行動通訊、網路電話及企業專線等服務。

在固網寬頻服務布局上,BSNL目前用戶數約924萬戶,為支撐與日俱增之網路頻寬用量與改善通訊服務品質,BSNL自2017年時啟動了印度全國100個城市的100G光纖網路升級計畫,將現有的光纖基礎設施的10G容量提高到100G以上。

BSNL可提供固網寬頻服務的範圍為非德里與孟買區域,固網寬頻服務費率則會因地理位置而有所不同,以印度第三大城市加爾各答為例,單月最低月費為349盧比(約5美元),最高月費則為2,349盧比(約33美元),網速則由8至24Mbps不等,若用量超過單日限制的話,則會降低網速。

除單月方案以外,也推出1~3年的綁約方案,提供長期使用客戶價格優惠,平均月費約可獲得8~17%不等的折扣。此外,月租費745盧比以上之使用者,還能額外免費使用1年的Amazon Prime服務。

在固網寬頻設備上,BSNL與UTStarcom合作,由UTStarcom供應多種網路設備及提供軟體服務,此外,採用中國大陸光纖設備商烽火通信之100G光傳送網(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OTN)提升光訊噪比(Optical Signal Noise Ratio, OSNR),減少中繼點數量,增進網路的順暢度。

在改善農村或偏鄉地區的網路覆蓋率課題上,BSNL自2017年起積極與印度國內電信設備製造商VNL(Vihaan Networks)及HFCL(Himachal Futuristic Communications)合作電信基礎建設。另外,為了降低資本支出壓力,BSNL於2019年9月也宣布與Google合作將寬頻連線服務導入Gujarat、Bihar和Maharashtra等農村地區。

而為了在固網寬頻服務上延伸發展其他數位應用服務,2018年BSNL採用印度的影音串流服務技術公司Streamcast Group的多合一服務,以軟體即服務提供數位匯流與雲端應用服務。

Bharti Airtel創立於1995年7月,主要提供固網、行動通訊、網路連線、數位電視等服務,市場版圖橫跨亞洲的印度、斯里蘭卡、孟加拉,及非洲的肯亞、坦尚尼亞、烏干達等共18個國家,全球用戶數超過4億。目前Bharti Airtel持股比例為41.2%,新加坡電信為14.8%,Indian Continent Investment為6.46%。

為配合政府的數位印度等資通訊政策,Bharti Airtel於2015年啟動90億美元的網路改革計畫Project Leap,目標是將光纖到府網速提高至100Mbps,並在2022年讓全印度人民均可透過寬頻網路使用e化政府、e化衛生健康、網路銀行與電子商務等應用服務。

2017年Bharti Airtel則是將長達25萬公里的光纖網路資源轉讓予其全資子公司Telesonic Networks,其主要目的在於可將既有電信資源出租予其他電信業者使用,活化資產增加收入,減輕資本支出負擔。

Bharti Airtel採用歐洲Vectorization固網技術,提供網速可達100Mbps的V-Fiber光纖服務。固網連線費用依地區而異,以德里來說,基本方案的月租費為799盧比(約11.3美元),每個月上網流量為100GB,網速為40Mbps,並可在Airtel Xstream的數位影音匯流平台上收看新聞、影片、體育節目等635個頻道;其他進階方案還能獲得額外的Amazon Prime、Netflix和Zee5數位影音服務。

為加強基礎電信架構Bharti Airtel於2019年2月採用Ciena的6,500分組光平台,此亦為印度全球最大的光子控制平面網路,橫跨130,000公里。Bharti Airtel藉由加增此分組傳輸系統,網路容量提升至400Gbps,改善目前運作效率、可擴展性與可靠性,不但可簡化端到端網路波長的配置,降低服務成本;更可根據網路資源自動快速重新分配路由流量或回傳故障問題,即時回應各式各樣的用戶需求,為使用者提供快速且順暢的連線服務。

至於在加強企業用戶之體驗上,2019年4月Bharti Airtel與Cisco結盟,為印度的企業用戶提供軟體定義廣域網路(Software-Defined WAN, SD-WAN)及Cisco Webex的雲端通訊協作服務,協助企業簡化公司網路架構,遠端授權接取關鍵業務應用程式,同時輔以即時分析、動態掌握和控制功能,快速回應業務需求。此外,再搭配Cisco的Webex視訊會議和協作平台,讓企業可遠距工作並與客戶和員工無縫連接,提高工作效率與生產力。

印度的網路服務約始於2000年,但礙於寬頻基礎建設不足、滲透率低,使用者運用電腦及網路資源數位素養需持續改善等原因,因此遲遲未有爆炸性的大幅成長。直至近年智慧手機、平板等聯網終端快速普及,加上政府也以印度第十二個五年規畫、印度國家寬頻計畫、國家光纖網路計畫、數位印度計畫等國家級政策加強印度全國的通訊基礎建設,固網寬頻服務才逐漸擴大普及。

印度寬頻城鄉差距大

但印度的寬頻普及服務發展仍面臨多項挑戰,寬頻服務仍以城市為主,農村、偏遠地區的基礎設施與城市落差大,鄉村地區落後,使固網基礎建設在布建上亦面臨挑戰,使印度寬頻服務,即使在政府推出多項政策下,發展仍緩慢。根據印度政府統計,2018年固網寬頻服務用戶數仍不及總人口數的2%(圖1)。

2015年Reliance Jio加入印度固網寬頻服務市場,使市場競爭變得激烈,如2019年9月Reliance Jio推出名為Jio Fiber寬頻方案,最低月費699盧比(約9.89美金),並祭出綁約獲得4K電視等超級促銷方案,企圖一舉掠奪市場,有望為印度固網寬頻市場帶來新的刺激。

圖1  2014~2018年印度固網寬頻用戶數與普及率
資料來源:TRAI、資策會MIC整理(11/2019)

在此背景之下,各家業者勢必將採取其他攻防市場策略,努力爭取更多客戶,積極布局家庭娛樂市場即為各業者的重要策略之一,如Bharti Airtel推出自有品牌Airtel Xstream的跨平台數位影音匯流服務,同時也積極與Amazon Prime、Netflix和Zee5等業者結盟合作,期望可創造差異化的服務體驗,以吸引用戶加入其服務。在新競爭者的加入下,預期可推動印度固網寬頻服務用戶市場成長,預估2023年時固網寬頻服務普及率可達5%。

(本文作者為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