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裝置 消費性電子 智慧手表

健身應用打頭陣 穿戴式裝置引爆首波商機

2014-12-29
健身功能將成為穿戴式裝置應用主力。消費者對自我健康意識日益高漲,為穿戴式裝置帶來極佳的發展契機,包括智慧手環和智慧手表等產品製造商皆已將健身和健康管理功能視為重要賣點,可望成為穿戴式市場成長主要動能。
三星(Samsung)、索尼(Sony)、樂金(LG)及摩托羅拉(Motorola)相繼推出智慧手表,加上蘋果(Apple)也宣布將於2015年初加入戰局,使得穿戴式裝置話題不斷引起討論。雖然目前市場上對穿戴式裝置的接受度並不高,但各品牌大廠投入的態度積極,讓整體應用市場熱度不斷升溫。

2014年8月,拓墣產業研究所曾預估,2015年全球穿戴式消費性電子出貨量將達六千五百七十萬台,年增率67.1%;預估2018年穿戴式消費電子全球出貨量可望突破2.1億大關(圖1)。

圖1 2009~2018年全球穿戴式裝置出貨量分析

穿戴式的應用多元,包含了醫療、娛樂、運動健身甚至是軍事用途等特殊應用領域,其中醫療居家照護、資訊娛樂和運動健身三大產品成長最快。至於安全與軍事用途市場雖然規模不大,但成長動能卻也不容小覷。

穿戴式裝置要想順利進攻市場,就必須針對目標應用領域的需求推出相關服務,以提升消費者在生活上的便利性。舉例來說,高齡化時代來臨,許多科技大廠紛紛將穿戴式裝置結合通訊網路服務、醫療服務,以期找到穿戴式產品在健康醫療市場的商業模式。

對此拓墣也表示,穿戴式裝置最大商機來自於創新應用,因此目前已有許多品牌相繼推出主打健身、運動為主的穿戴式應用產品,並結合健康數據整合應用服務。

健身應用為市場主流

事實上,根據市調機構Juniper Research報告預估,2014年健身用穿戴式裝置銷售量約為一千九百萬套,至2018年將增長三倍之多。該機構認為,健身用穿戴式裝置使用方式相當直覺且銷售價格較低,因此至2018年仍將占據穿戴式裝置市場主要地位,不過智慧手表因為具廣泛吸引力,因此在接下來幾年內使用率也可望逐漸攀升。

Juniper Research進一步指出,健身用穿戴式裝置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大類:基本型追蹤裝置和複雜型裝置。基本型追蹤裝置如小米推出的健身手環--Miband,主打價格戰,價位只要13美元;而複雜型裝置如Fitbit Surge、微軟(Microsoft)手環、三星(Samsung)Gear Fit,皆致力於提供健身以外的附加功能,像是提醒和控制音樂等。

由此可以觀察出,即便同樣是針對健身領域,穿戴式產品間也會出現產品階級分層的現象,這主要是因應消費者對產品價格和功能的不同需求而產生的差異。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健身裝置配備的功能愈來愈多,恐將與智慧手表短兵相接;尤其是當兩者都具有相同的功能時。

Juniper Research也預估,未來具備自我健康管理功能的穿戴式裝置會逐漸興起,從心電圖穿戴式裝置到血糖監控器、胰島素注射器都有可能是未來的發展趨勢。目前上述裝置自我照護領域已廣為運用,而未來其能力將擴充到讓其他領域的健康照護專業人士也能一同監控。

資安疑慮多 智慧眼鏡普及進展牛步

至於同樣身為穿戴式裝置一員的智慧眼鏡,發展情況則不如健身手環和智慧手表那樣順利。據Juniper Research報告指出,產品上市時間長且缺乏重要的消費者使用情境,將導致智慧眼鏡的使用率和出貨量偏低,預估到2018年出貨量仍無法達到一千萬規模。

不過,Juniper Research預期,智慧眼鏡在2015∼2016年將會有一波微幅成長,主要是三星、Recon Instruments和ODG(Osterhout Design Group)等關鍵廠商推出新產品,為市場帶來一股新鮮感的緣故;同時Juniper Research也點出,智慧眼鏡在企業與醫療照護領域,似乎更具實用性,可望刺激該類裝置的發展。

事實上,智慧眼鏡市場接受度不高還有一個原因,也就是隱私和資料安全的問題。許多消費者,甚至是政府機構對智慧眼鏡卻步,來自於他們擔心會暴露過多私密資訊;在資料安全的疑慮無法得到解決或沒有相關法規來控管產品的使用情形前,智慧眼鏡短期內恐怕很難被消費者接受。不過,做為一個價格合理的輔助型裝置,智慧眼鏡在中期內還不至於失去利基市場。

具體來說,智慧眼鏡現階段的發展局面就好像2000年初期的智慧型手機一樣,主要還是主打企業應用,因為在辦公室會議中經常須要彼此交訊息。雖然智慧型眼鏡在企業市場有其特定應用的發揮空間,不過未來5年裝置設備商仍須面臨高度投資但出貨量卻不如預期的狀況,因為企業通常是讓使用者共享裝置,而不是大量採購讓人手一台。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