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裝置 宏達電 鋰電池 工研院 蘋果 三星 平板

行動裝置需求翻揚 中日韓搶薄型軟包裝電池商機

2013-01-28
薄型軟包裝鋰電池市場滲透率正持續擴大。為兼顧輕薄設計和高電容量,行動裝置設備製造商將於2013年擴大採購薄型軟包裝鋰電池,激勵中國大陸、日本與韓國電池芯業者紛紛透過擴大產能、材料供應鏈在地化等策略,全力搶攻龐大商機。
2013年薄型軟包裝鋰電池出貨量可望攀上高峰。拜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市場滲透率與日俱增所賜,薄型軟包裝鋰電池需求量亦水漲船高;中國大陸、日本與韓國電池芯業者為搶攻此一商機,正戮力精進鋰電池正負極材料、電解液與隔離膜效能,使行動裝置的電池容量可逐步增加,以滿足使用者對可攜式電子產品須長時間待機的嚴苛要求。

手機/平板買氣續旺 薄型鋰電池後市看漲

圖1 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產業分析師呂學隆表示,行動裝置為推升薄型軟包裝鋰電池商機擴大主要動能。
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產業分析師呂學隆(圖1)表示,儘管功能型手機(Feature Phone)與筆記型電腦(Notebook)市場成長率日益趨緩,但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於近年熱銷全球,已成為鋰電池市場產值擴大的關鍵動能,尤其是方形與軟包裝鋰電池更因為輕薄、低成本與高電容量的優勢特性,大獲行動裝置製造商青睞,促使此兩種類型的薄型鋰電池出貨量正節節攀升。

呂學隆進一步指出,由於現今鋰電池須同時兼顧智慧型手機輕薄的時尚設計感與較長的電池續航力,因此在電容量、材料成本與效能等各方面正面臨嚴苛的技術挑戰。相較與方形電池無法提供更薄的厚度與更高電容量,薄型軟包裝鋰電池則可做到厚度2毫米(mm)以下,並能提供更多電容量,目前已逐漸受到市場矚目,並開始獲許多高階智慧型手機採用,預估2013年時,薄型軟包裝鋰電池可望滲透至中低階智慧型手機,進而擴大其應用範圍。

另一方面,隨著鋰電池正負極材料、電解液與隔離膜等材料不斷改良,行動裝置的電容量亦不斷提升。呂學隆補充,目前絕大多數的智慧型手機電容量約1,700mAh以上,平板裝置則平均約為6,500mAh,兩項產品的電容量皆逐年提升中,亦將刺激相關材料出貨量大增。

根據研究機構顧能(Gartner)最新報告預估,2012年全球智慧型手機總計約六億五千萬支,至2016年時則可望增加為十二億八千萬支;平板電腦則是從2012年的一億五千七百萬台,成長至2016年的三億八千五百萬台,而此兩種行動裝置產品亦將成為2013年薄型鋰電池最主要的銷售市場。

呂學隆認為,儘管目前智慧型手機在歐美市場成長已開始放緩,但包括中國大陸、中南美與東歐等新興市場正接續帶動成長,出貨的動能由成熟市場開始轉向新興市場的形勢已開始確立,且中低價位的智慧型手機市場需求亦不斷攀升,都將成為刺激鋰電池商機擴大的關鍵動能。

為爭食行動裝置電池芯商機大餅,三星(Samsung)、樂金(LG)、索尼(Sony)、Panasonic與東莞新能源等電池芯業者,正透過移轉產能與材料供應鏈在地化等市場策略提升產品競爭力,因而使得中國大陸、日本與韓國等業者間的市占率競爭戰火急遽升溫。

搶攻行動裝置電池芯商機 中/日/韓業者積極布局

呂學隆表示,過往鋰電池芯無論在技術與出貨量方面皆是日本業者領先,但近年來中國大陸廠商與韓國業者在該地政府強力扶植與成本優勢加持下,目前供貨能力已扶搖直上,促使現今3C產品的鋰電池供應鏈形成中、日、韓三強鼎立的局面,而樂金與三星更已超越日本業者,成為全球行動裝置鋰電池出口最大的國家。

根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資料統計,2011年全球鋰電池的產量約為五十三億顆,較2010年增長7%;日本業者約出貨十六億顆,占比約為30.1%,韓系廠商則出貨十八億顆,占比33.9%,而中國大陸廠商則以十五億五千萬顆,占比29.2%緊追在後,預估2012年韓系與中國大陸業者可望持續提升占比,而2013年三方業者的出貨量將呈現勢均力敵。

事實上,中、日、韓業者為布局2013年電池芯市場,正積極進行移轉產能與材料供應鏈在地化等各項措施。例如Panasonic近年來已將原本位於日本貝塚與洲本兩地的生產線轉移至中國大陸的北京與蘇州,且就地採購中國大陸廠商所供應的正負極材料,以增強其成本競爭力;三星則於2012年起將韓國天安市部分產能外移至馬來西亞,藉此積極布局東南亞等新興市場的行動裝置電池芯商機;至於東莞新能源與天津力神電池等中國大陸廠商則憑藉地利優勢,在材料採購成本方面占盡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日、韓業者積極卡位電池芯市場,且不斷擴充鋰電池芯產能之下,方形、圓柱與軟包裝電池價格已逐漸下跌。呂學隆強調,面對2013年行動裝置對鋰電池的數量與電容量需求快速攀升,電池芯供應商為搶占市占率,正持續擴大產能,以創造規模經濟降低成本的策略爭搶訂單,但若想脫離殺價競爭行列,業者勢必得研發出更輕薄,且具備高電容量的電池芯,才能將單價提高。

另一方面,台灣業者如何在行動裝置鋰電池龐大的商機中分一杯羹,亦成為業界關注焦點。呂學隆認為,有別於中、日、韓業者戮力建構材料、電池芯與模組一條龍的完整供應鏈,台灣廠商則採聚焦策略,以降低市場風險。例如順達、新普等業者即專注於電池模組的生產,不僅可避開電池芯跌價風險與庫存壓力,亦可視市場需求調整產能,只要電池產業結構未發生重大變化,未來仍大有可為。

綜上所述,2013年除智慧型手機外,平板電腦的銷售量可望較往年更佳,並成為鋰電池出貨量向上的新動能,而厚度較薄、電容量較高的軟包裝鋰電池市場滲透率則將持續攀升。中、日、韓電池芯業者為爭搶更多訂單,正積極透過轉移產線、材料供應鏈在地化與擴大產能等策略搶攻市場商機。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