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nesas Electronic Fresco Logic USB 3.0 Symwave USB-IF Intel SMSC AMD 英特爾 超微

跨越普及度門檻 USB 3.0市場全速前進

2010-12-21
先前USB 3.0市場發展看似火熱,但實際上未如預期,原因在於其普及度無法快速提升,但在超微與英特爾宣布推出USB 3.0晶片組後,USB 3.0的發展態勢確立,也讓廠商穩定軍心,紛紛推出新產品,甚至透過購併策略,藉以快速擴大市場版圖。
自2008年11月第三代通用序列匯流排(USB 3.0)推出以來,其發展可謂一波三折,除了晶片到傳輸線的價格居高不下,影響廠商導入意願外,英特爾(Intel)支援USB 3.0的晶片組延後至2012年上市,以及是否實現支援USB 3.0晶片組承諾的態度不明,致使USB 3.0普及速度無法飆升,引發市場諸多疑慮。

不過,隨著超微(AMD)率先宣布推出支援USB 3.0的晶片組後,進一步刺激英特爾確定開發USB 3.0晶片組,至此USB 3.0的發展可謂吃了一顆定心丸,各家廠商也紛紛使出渾身解數,搶占市場商機。

爭USB 3.0商機 睿思力搏瑞薩電子

鎖定2013年USB 3.0產品出貨量上看十億台的誘人商機,USB 3.0主控端晶片廠商布局動作頻繁,繼瑞薩電子(Renesas Electronic)之後,睿思(Fresco Logic)成為第二家獲得USB應用者論壇(USB-IF)USB 3.0認證的廠商,其第一代產品已獲華碩筆記型電腦採用,更可望在2010年達成一百萬顆晶片的出貨目標。

圖1 左起為睿思技術執行長Bob McVay、睿思台灣區總經理顏哲淵
睿思台灣區總經理顏哲淵(圖1右)表示,2011~2013年是獨立式USB 3.0主控端晶片市場的黃金階段,尤其當英特爾將USB 3.0主控端整合進自家晶片組後,勢必激起更多的USB 3.0裝置應用,連帶擴大USB 3.0主控端晶片市場,使USB 3.0主控端晶片在個人電腦市場的滲透率於2012年第三季達到巔峰,而整體USB 3.0產品更可在2013年以十億台的數量達到25%的滲透率。

為在此商機湧現的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前身為英特爾晶片研發團隊的睿思早在通過USB-IF的認證之前,就已量產第一代USB 3.0主控端晶片產品,並受華碩青睞,已用於新款的筆記型電腦產品中,顏哲淵預計,睿思第一代主控端晶片可望在2010年達成一百萬顆的出貨目標,至於採用90奈米(nm)製程的第二代產品也隨後披掛上陣,期望迎頭趕上瑞薩電子。睿思技術執行長Bob McVay(圖1左)則信心滿滿的表示,日前通過USB-IF的第二代USB 3.0主控端晶片,符合最新的主端控制器介面(xHCI)1.0標準,並採用自行研發的GoXtream硬體加速架構,可追趕拔得頭籌的瑞薩電子。

McVay表示,睿思投入USB 3.0主控端晶片市場,將無可避免地引發價格競爭,但效能才是贏得市場最重要的指標,因此睿思於第二代產品掌握超前對手的xHCI 1.0版本,這項USB 3.0主控端標準規格最初由英特爾制定,有助於晶片提升傳輸效率、降低整體功耗及系統處理器的資源占用率。

此外,不同於競爭對手採用微處理器(MPU)的架構,睿思技術行銷專員林宏曄指出,睿思考量韌體無法在USB 3.0主控端晶片中發揮早期研發的相容性優勢,因此自行研發GoXtream硬體加速架構,省略一般微處理器所具備的韌體元件,讓使用者毋須在主控端晶片外附加唯讀記憶體(ROM),進而減少耗電和成本,更不受單次單筆指令的讀取限制,發揮多緒、多串流的平行化特色。

然而,USB 3.0主控端晶片無法逃脫被整合進南橋晶片組的命運,隨USB 3.0主控端整合進晶片組的市場趨於成熟,獨立式晶片市占率也將下滑,廠商被迫改變商業模式或尋找新興應用市場。對此,各家主控端晶片製造商皆提出轉型計畫,首位獲得USB-IF USB 3.0認證的瑞薩電子提出和超微結盟的計畫,並透過授權主控端晶片矽智財的商業模式,延續USB 3.0主控端晶片的業務。

而不同於瑞薩電子採用授權USB 3.0主控端晶片矽智財(IP)的營運模式,睿思選擇跳脫桌上型電腦的框架,投入裝置端應用,目前已鎖定行動運算、影像傳輸和消費性電子市場。McVay表示,睿思未來將開發個人電腦之外的嵌入式裝置端應用,包括手持裝置、影片串流和消費性電子。他並強調,在晶片組整合潮流盛行之前,獨立式USB 3.0主控晶片仍是收益十分優渥的市場。

購併芯微 史恩希加速擴張USB 3.0版圖

看準目前USB 3.0市場發展前景可期,在USB 2.0已有相當發展的史恩希(SMSC),為最快取得進軍USB 3.0領域的門票,選擇購併擁有最大USB 3.0儲存市場占有率芯微(Symwave),進一步將現有USB 3.0產品補足。

圖2 史恩希資深副總裁暨計算與連接產品部門總經理Robert Hollingsworth表示,目前史恩希與芯微USB 3.0的技術仍處於融合的階段,未來史恩希USB 3.0產品也將主打儲存領域。
目前史恩希在USB 3.0市場的發展,僅推出業界首款USB 3.0繪圖技術樣本,史恩希資深副總裁暨計算與連接產品部門總經理Robert Hollingsworth(圖2)表示,在USB 3.0市場中,史恩希可謂是後進業者,現階段只有USB 3.0繪圖技術的產品,為了搶攻USB 3.0市場商機,以及迅速取得USB 3.0相關產品研發技術與服務能力,2010年11月時,史恩希正式購併芯微。

針對芯微的USB 3.0產品組合與核心技術,Hollingsworth強調,可為外部儲存裝置、行動電話、媒體播放器、攝錄影機、數位相機及其他需要高速資料傳輸功能的應用,提供較USB 2.0裝置快十倍的速率,且採用芯微儲存控制器的終端產品已於2009年12月獲得USB-IF的認證。

透過此一購併,史恩希不僅取得芯微完整的USB 3.0產品與研發能力,更獲得芯微在USB 3.0的市場銷售管道與服務,Hollingsworth指出,芯微在大中華區的耕耘相當深厚,並在深圳設有一個高達九十名人員的研發團隊,未來史恩希可藉由此團隊繼續耕耘大中華區市場,並進一步落實在地化服務。此外,芯微的產品也廣獲原始設備製造商(OEM)的歡迎,芯微在USB 3.0市場上的種種優勢皆為史恩希收購該公司的重要考量。

分析芯微由於財務吃緊而最後被史恩希購併的原因,台灣廠商表示,事實上,USB 3.0的發展初期並未如預期般有爆炸性的成長,因此台灣廠商多持觀望的態度,而芯微發展的速度太快,以致於營收趕不上其在USB 3.0研發端所投注的資金。

Hollingsworth則認為,兩年前芯微即投入USB 3.0的發展,確實較其他廠商的步調快,相對的產品也相當完整,而USB 3.0為嶄新的傳輸介面技術,研發過程中本就須投注相當大的資源,未來在超微與英特爾陸續宣布確定推出支援USB 3.0的晶片組後,USB 3.0的發展將不可同日而語。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