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裝置技術暨應用趨勢研討會

活動介紹

穿戴式裝置商機突飛猛進。繼2015年蘋果(Apple)推出Apple Watch後,帶動智慧手表及智慧手環的發展快速成形,而頭戴式裝置與智慧眼鏡等產品出貨量也開始展露曙光。為加速穿戴式裝置發展,增加其安全性、感測與降低功耗的能力,將成為群雄競逐焦點。

參加辦法

活動時間: 2016/11/08 13:00
活動地點: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國際會議廳
台北市松山區敦化北路240號B1
洽詢專員: 賴小姐
洽詢專線: (02) 2500-7022#2315
傳真專線:
參加方式: 全程免費(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報名方式: 傳真報名或線上報名
注意事項: 1. 請於活動開始前進行報到。未能準時報到或當天無法出席之學員,本活動無法為您保留講義及座位。
2. 主辦單位視現場狀況保有開放進場與否及現場報名之權利。
3. 主辦單位保留報名資格之最後審核權利,並於活動前二天以email方式寄發「報到確認函」,以確定您的參加資格。報到時請攜帶名片2張。
4. 若因不可預測之突發因素,主辦單位得保留研討會課程、講師及內容流程之變更權利。
5. 本次活動若逢天災(地震、颱風等)及其他不可抗力之因素,將延期舉辦,時間另行通知。
6. 為提供訂閱、行銷、客戶管理或其他合於營業登記項目或章程所定業務需要之目的,家庭傳媒集團(即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書虫股份有限公司),於本集團之營運期間及地區內,將以mail、傳真、電話、簡訊、郵寄或其他公告方式利用您提供之資料(資料類別:C001、C002、C003、C011等)。利用對象除本集團外,亦可能包含相關服務的協力機構或合作廠商。如您有依個資法第三條或其他需服務之處,請致電本公司客服中心,電話:0800-020299。

活動議程

根據國際研究機構IDC預估,2016年底,全球穿戴式裝置出貨量將達一億一千萬台,比2015年成長38.2%。隨著製造商數量增加及消費者需求快速成長,穿戴式裝置出貨量在2015∼2020年間,每年都將出現兩位數百分率的增長,2020年出貨量將達兩億三千七百一十萬台,其中,智慧型手表將可望達到三分之一的占比。

智慧手表/手環遍地開花 穿戴式裝置邁向成長期

資策會智通所協理詹浩博(圖1)表示,穿戴式裝置種類繁多,包含智慧衣、手環、手表以及輔助型的穿戴式裝置。根據資策會MIC分析目前全球智慧穿戴式裝置市場銷售量,出貨量以智慧型手環和手表占大宗,部分為頭戴式裝置。

圖1 資策會智通所協理詹浩博表示,智慧手表與智慧手環將成為全球穿戴式裝置出貨量最高的產品。

2016年Apple Watch 2上市,加上中國大陸的華為,傳統鐘表商Casio、Tag Heuer與Fossil,以及智慧手環廠Fitbit等紛紛投入,可望帶起智慧手表整體買氣及腕帶式裝置平均單價(ASP);同年,三星(Samsung)與微軟(Microsoft)也推出搭載觸控面板,且提供更多感測功能的高階智慧手環,將會提高單一產品的單價,預估腕帶式裝置平均單價(ASP)仍會持續成長。

詹浩博分析,全球智慧手表與手環的主要製造商可分成五大類型。第一種為手機廠商,可透過穿戴式與自家手機進行互補作用,如Apple和三星;第二種為新創公司,專注於單一產品,而後增加產品組合,像是Fitbit主攻手環後才發表智慧手表Blaze;第三種為其他資通訊科技(ICT)業者,基於本身優勢進行差異化布局策略;第四種是傳統鐘表業者進軍智慧手表市場,維持既有客戶忠誠度,代表廠商包含Casio、Tag Heuer和Fossil;第五種為運動品牌商,強調運動時尚,而手環等為必需產品布局,如UA和HTC合作、New Balance與英特爾(Intel)及Google合作生產相關產品。

整體而言,詹浩博認為,智慧手表與手環目前呈現寡占市場。以智慧手表來說,在2014年Apple Watch尚未上市之前,有59%的市占率來自於三星和Garmin,且出貨量僅有7.5百萬台,市場呈現低迷狀態,直至2015年Apple Watch的面世才真正帶動買氣,將出貨量提升至25百萬台,且Apple的市占率高達48%。另一方面,2015年智慧手環市場出貨量最高的為Fitbit與小米,前者以產品組合完整勝出,後者則是依靠低價與中國的內需市場帶動買氣。

搶攻智慧手表商機 首重五大必備條件

承繼上述分析的智慧型手表和手環的趨勢,如何提供更優化的設計與生產,突顯產品的區隔與競爭力,則不得忽略五大必要的設計條件。

優北羅(u-blox)商業開發經理廖容嫺(圖2)表示,穿戴式裝置產品設計有五大重點,第一要素首重感測器元件,該元件是感知身體及周遭環境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要素,提供終端裝置數據分析的基礎資料;其次,Apple Watch 2導入GPS定位系統,亦可顯示定位功能於穿戴裝置的重要性已逐漸擴增;第三,連結功能也是穿戴裝置不可少的項目之一,根據產品定位與需求,提供藍牙(Bluetooth)、Wi-Fi甚至是長距離傳輸的蜂巢式設計,可透過此連接功能,分析數據資料或即時更新使用動態;第四,有鑑於穿戴裝置是緊貼人體的產品,因此在設計上對於輕薄短小的功能要求更勝其他行動裝置;最後,穿戴式市場多樣化,無論手環、手表、醫療、健身等應用,透過異業合作可以提供跨界思考方向,尤其是時尚產業及客製化需求,現在球鞋生產的重點在客製化製造,思考如何透過甚麼材料讓客人穿得更舒服,其中,運動品牌大廠NIKE就是運動產業開始強調客製化的一大代表廠商。

圖2 u-blox商業開發經理廖容嫺指出,感測、定位、通訊、產品外型輕薄短小與異業合作將是發展智慧手表五大必備條件。

廖容嫺談到,u-blox提供的解決方案涵蓋醫療性及工業等級產品,且都可提供相關認證措施設計上的安全考量。該公司產品在系統整合上,無論是衛星定位、通訊模組上都具有一定優勢,可在未來提供延伸性商品服務。

事實上,於衛星定位部分,廖容嫺指出,GNSS功能其實非常耗電,不過該公司提供特別低功耗的機制,當使用者打開此功能時,可在衛星模組上節省10∼20%的功耗,同時,亦提供高精準度的定位效能。 廖容嫺表示,現階段在穿戴式裝置產品導入定位系統依舊有很大市場空間,預期未來智慧型手機、運動類型手環、追蹤裝置可成長30∼50%,而這市場最大原動力會在亞太地區。

解決功耗/安全挑戰 行動支付應用全面起跑

英飛凌(Infineon)產品市場經理孫任(圖3)指出,2020年,所有穿戴裝置數量將超越全球人口數。根據目前狀況顯示,智慧型裝置安裝數量現已有五十億,至2020年此數字將會有明顯突破,屆時所有裝置皆具備相當程度的安全能力,其中也包含安全支付相關應用。

整體而言,孫任將安全支付應用分成兩大類,分別為傳統智慧卡應用及車載應用。傳統智慧卡應用如一卡通、公共交通系統如捷運的應用、支付應用及門禁管控應用,在此基礎上,延伸出一種線上支付與識別的技術的管控技術,稱之為邏輯管控;而車載應用部分,尤其是結合穿戴式支付裝置的汽車,在無鑰匙的情況下進入車用系統的應用,正熱烈地被車商及穿戴裝置廠商探討中。

圖3 英飛凌產品市場經理孫任認為,安全支付應用將於2020年開始擴大發展。

孫任分析,隨著電動車進入日常生活中,以及共享機制Car Sharing進入生活方式中,夾帶個人身分識別及承載內容的穿戴式產品,可以在汽車上有相當大的運用。

然而,安全支付應用產品的挑戰除了必備的安全考量外,低功耗的設計性需求以及產品結構上的電子電路設計小型化,皆為開發商開發產品的一大挑戰。對於所有廠商而言,盡可能延長設備運作時間是很重要的要素,因為周邊電子設備已有很多,智慧型手機待機時間短期內也不可能有太大突破,但穿戴式產品緊貼人體,若須要一直充電,對使用上來說非常不便利。

孫任強調,綜合上述所言,所有設計者在設計腕帶裝置時,都會嘗試將內部空間容量提供給電池,以達較長待機時間,相對的,其他元件的體積就要縮小;再者,對穿戴設備來講,盡可能縮小電子線路的微型化設計,將提供設計師更大的外型設計彈性。整體而言,未來穿戴式產品必將與時尚設計結合,真正成為愛美男女使用的穿戴式裝置,而非僅具備功能性的產品。

舉例而言,2016年里約奧運,VISA與內置智慧卡廠商金雅拓(Gemalto)合作推出支付戒指,提供45位運動選手配戴此戒指,運動員可藉由此戒指支付帳單,自由使用奧運村商店、餐廳和休閒娛樂設施。換言之,此枚戒指即是同時兼具時尚與智慧型安全晶片產品的體現。

除了智慧手表與智慧手環等腕帶型穿戴裝置外,智慧眼鏡的商機也開始展露頭角,雖然現階段的產量尚未有爆發性成長,但看好智慧眼鏡的發展,已有相關供應鏈廠商擴大布局智慧眼鏡,期能在新興領域闖出一片新天地。

力促客製化服務 智慧眼鏡發展一步到位

佐臻(Jorjin)研發處副總王獻章(圖4)表示,智慧眼鏡目前還屬於高度客製化的應用,其相關技術包含中央處理器(CPU)、相機、光學與材質等因素交互作用,且會依據不同的應用情境,延伸出不同的設計方案。換言之,不同的穿戴方式也是設計上重要的考量因素,例如有戴在安全帽上面的智慧眼鏡和與傳統耳機結合的智慧眼鏡應用等。

圖4 佐臻研發處副總王獻章表示,面對不同的應用場域,提供適合的穿戴方式,將成為設計穿戴式裝置的重要條件。

王獻章談到,佐臻主要是以推出模組的方式,來滿足少量多樣化的產品種類,現在已可支援廠商量產的相關產品。目前於市面上看到量產的智慧眼鏡還是少數,大多數的供應商還處於原型製作與投資階段。

事實上,王獻章指出,該公司正與聯想(Lenovo)以Google Glass為目標,合作開發智慧眼鏡,希望可以製造一款類似Google Glass,甚至是超越Google Glass的智慧眼鏡。整體而言,王獻章分析,Google Glass最初就有幾項令人詬病的問題,包含電量無法支撐超過一小時、眼鏡重量過重及相機效能不高。

基於此,佐臻在機構設計上做了些改變,將眼鏡上CPU、電池重量放在肩上,同時,把電池能量提升三倍,臉部眼鏡重量從45克減輕到25克。王獻章表示,經過與眼鏡行販賣商討論,得知眼鏡的重量最好不要超過30克,故佐臻將智慧眼鏡重量降至25克,讓使用者較無眼鏡重量的干擾。事實上,眼鏡是透過鼻樑支撐,因此在跑步或走路過程中,流汗將有可能導致眼鏡下滑傾斜,故即便智慧眼鏡的效能不錯,在穿戴使用上舒適度尚顯略差。此外,與聯想合作的新品在相機畫素也有進一步提升,其解析度提高到800萬畫素,增加整個相機拍照品質。

除此之外,佐臻亦有與英特爾合作穿戴式PC裝置,可藉由區域網路、遠端雲端系統連結。然而,智慧手機、平板電腦已趨於普及,市場用戶為什麼還需要穿戴型PC裝置或智慧眼鏡呢?

王獻章分析,智慧眼鏡具備三大競爭力。第一,智慧眼鏡可以解放雙手,在某些工作情境下,可一邊用雙手工作,同時亦取得需要資訊,進而透過這些資訊來提高工作效率;第二,以往在視訊會議時,會將電腦放在桌子上,透過電腦或身旁高解析度相機,提供遠端視訊畫面。不過,當相機放在智慧眼鏡上面時,就好像無人機及運動相機廠商GoPro,以最簡單應用隨時記錄並分享,衍生出新的社群分享發展模式;最後,智慧眼鏡可以與遠端的使用者實現協同合作功能,等於是加入了第三隻眼睛。舉例來說,於醫療應用領域中,遠端所連結的人士是比使用者更有經驗的資深醫生,即可指導使用者做正確的手術行為。

王獻章談到,透過智慧眼鏡來訓練年輕一輩醫生是滿重要的。醫生面對整個醫療資源缺乏的情況下,可以提供標準化服務極其重要,其中包含遠距醫療服務。使用者在服務病人時,能取得遠端更有經驗的人協助,無形中可提升服務能力,故有這樣特質後,在大場域或資源缺乏的狀況下,相對具備高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醫療用途外,智慧眼鏡也開始應用於工業4.0領域,尤其是在中國的汽車製造業,於汽車維修時,對於遠端指導的需求龐大,商機可期。

報名已截止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