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 Type-C TSIA 10奈米

迎接1x奈米/USB Type-C商機 台半導體業下半年走旺

2015-06-01
2015下半年台灣半導體產業可望迎來兩股成長動能。首先是晶圓代工業者將投入更多資金,加速16奈米、10奈米製程演進腳步;其次則是IC設計廠商可望搭上新一代USB Type-C介面設計商機,為台灣半導體產值打入兩劑營養針。
台灣半導體產業成長添新力。為鞏固市場地位,台積電正全力衝刺下世代先進製程,其16奈米鰭式電晶體(FinFET)將於2015下半年放量,10奈米則將提前至2016年底量產,有助帶動台灣半導體業產值翻揚。 與此同時,鈺創、祥碩、創惟及威鋒等IC設計廠商,可望搭上今年下半年PC產品轉搭新型通用序列匯流排(USB)Type-C介面接口的熱潮,為台灣半導體業挹注另一股成長動能。今年初,新型USB Type-C連接器設計已於年初各大消費性電子展會初試啼聲,並成功打進蘋果(Apple)Macbook Air、Google Chromebook兩大指標性品牌廠產品,預估其他筆電製造商將於今年下半年大舉跟進,刺激USB Type-C控制晶片、連接器需求高漲。

10奈米/Type-C挹注 台半導體業成長帶勁

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理事長暨鈺創科技董事長盧超群(圖1)表示,2015~2016年台灣晶圓代工、IC設計廠商將不斷出現新技術突破,促進整體半導體產業維持不錯的成長動能。其中,台積電正帶頭衝刺,除計畫在今年下半年持續投資擴充16奈米FinFET產能外,亦將勢如破竹地推進10奈米製程發展,最快可望在2016年底達到量產目標,將促進台灣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的地位更形穩固。

圖1 TSIA舉辦2015年會,右三為TSIA理事長暨鈺創科技董事長盧超群。

事實上,台積電近幾年順利站上無晶圓廠(Fabless)晶片商大舉崛起的浪頭,資本支出(CAPEX)金額一直處在高檔。今年初在英特爾(Intel)下修年度資本支出至87億美元後,台積電也以105~110億美元的數字首度超越英特爾。

除晶圓代工表現搶眼外,台灣IC設計業亦可望搭上通用序列匯流排(USB)Type-C介面接口設計商機,成為另一具產業成長引擎。盧超群強調,輕薄又可正反插拔的USB Type-C連接器,將逐漸躍居下世代PC、手機和平板介面接口主流技術,預計5年後,上述裝置可望從多個接口收斂至單一USB Type-C埠,引爆龐大設計商機;現階段,台系晶片商正積極備戰,例如鈺創即搶先發表USB Type-C連接器控制晶片與相關的USB-電力傳輸(PD)控制器,占得市場先機。

2014年台灣半導體業已繳出亮眼的成績單,IC產業總產值超越725億美元,年成長率為17%,占全球半導體市場總銷售比重達22%,總IC產值比重更高達26%,僅次於北美市場,在全球坐二望一。盧超群認為,2015年台灣半導體業將延續2014年向上增長的動力,第一季、第二季將有穩定表現,而第三季銷售量則將明顯走揚,至於對第四季展望目前也持樂觀看法。

掌握物聯網新契機 半導體產業將再創高峰

至於物聯網則是驅動台灣半導體業下一波成長高峰的關鍵。台積電共同執行長魏哲家指出,從PC、行動裝置科技一路演進來看,半導體技術皆是其創新的原動力,下一階段的物聯網發展亦將如此,將由低功耗電路、感測器和系統封裝(SiP)等三大關鍵半導體解決方案推動;而台灣晶圓代工、IC設計業者均已擁有厚實技術基礎,未來可望在車聯網、智慧家庭及遠距醫療照護等物聯網重要應用領域有所斬獲。

過去10年來,半導體技術已有非常顯著的突破,不僅將晶片內部電晶體數量提高三十五倍、整體運算效能提升十倍,並增強三十倍電源效率;然而,魏哲家強調,未來的物聯網還需要更前瞻的半導體科技。以車聯網為例,必須藉由半導體技術重新定義汽車,透過更多的電子系統讓汽車逐漸從被動轉為主動控制、從自動化邁向智慧化設計。

事實上,2014年每輛汽車半導體元件成本平均已達到344美元,預估2017年將攀升至385美元,足見汽車電子市場正快速蓬勃。此外,魏哲家提到,結合雲端、行動裝置的醫療與健康照護服務商機更是不容小覷,將成為半導體廠商新的迦南美地。從2013年市場規模來看,健康照護相關應用裝置的半導體產值約44億美元,至2017年,總產值可望增長至68億美元。

英特爾副總裁暨實驗室執行總監王文漢進一步指出,智慧化、無線聯網、沉浸式虛擬運算(Immersive)技術將持續推動物聯網發展,而這三大部分皆須仰賴電腦運算科技的進步方能達成,因此英特爾正積極開發先進製程及高速低功耗處理器,並透過旗下實驗室投資研發雲端虛擬化軟硬體技術、裝置對裝置(D2D)通訊、3D立體動態顯示與情境感知運算(Context-aware Computing)解決方案(圖2),以構築物聯網所需的關鍵技術環節。

圖2 英特爾實驗室技術發展藍圖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