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matics 車載資訊娛樂系統 車載資通訊系統 Android 智慧手機 開放平台 汽車音響 IVI

朝功能整合發展 車載資通訊系統市場前景可期

2013-04-01
未來車載資通訊系統的市場發展將更加順遂。由於車廠持續透過連接智慧型手機或內建通訊技術強化車載資通訊系統的服務內容,並採用開放作業系統,因此促使車載資通訊系統可望從高階市場,逐漸滲透至中低階車款,並滿足消費者無處不聯網的需求。
車載資訊娛樂系統(IVI)泛指裝載於汽車前座,負責汽車影音娛樂與訊息傳遞的系統。依現今產品主流規格可區分三種產品類別,包括車用音響、具導航及影像播放功能的車用多媒體系統和內建通訊模組的車載資通訊(Telematics)系統(表1)。

車用音響發展已相當成熟,透過搭配簡易的收音機、光碟機與喇叭,提供最基本的廣播、音樂等服務。由於價格低、系統簡單且穩定度高,因此車用音響已成為中低階車款的標準配備。隨著消費者播放音樂習慣改變及音樂儲存技術提升,車用音響整合外接式儲存媒體裝置的比重提高,另一方面,音質更佳且無廣告播放的高畫質廣播(HD Radio),也逐漸為高階車用音響所採用。

車用導航多媒體系統除搭載廣播、音樂等基本功能,另配備導航功能及中小型面板,因此價格較傳統汽車音響高。隨著車用導航多媒體系統功能漸趨複雜,延伸服務越來越多元,為避免消費者因操作系統而導致駕駛分心,近幾年高階產品已廣泛採用觸控技術。其他如聲控、便捷鍵等人機介面優化設計也成為高階產品與競爭對手差異化的發展重點。

內建通訊模組的車載資通訊系統,除具備廣播、音樂、導航等基本功能,消費者還能透過與客服中心或後端平台連結,取得專屬、即時的聯網服務,如車輛保全、安全輔助服務等。然而這些功能都須消費者額外再負擔服務與通訊費用,因此通常僅搭載於高階車款之中,普及率仍偏低。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智慧型手機日益普及,消費者對於能隨時隨地取得網路資源的需求日增,自2011年底起,各大車廠均提出車機連接智慧型手機的解決方案,並作為新一代車載資訊娛樂系統的主要產品訴求。

本文將分述各主流產品市場發展現況,並透過各大車廠策略方向,觀察車載資訊娛樂系統未來發展趨勢。

傳統汽車音響仍為主流

2011年全球車用音響銷售量達五千九百七十五萬台,約占整體市場規模的八成(圖1)。相較而言,車用導航多媒體系統與車載資通訊系統因多搭載於中高階車款,因此目前市場滲透率仍低。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10/2012)
圖1 全球車載資訊娛樂系統前裝市場規模

以低階車款而言,成本考量為各大車廠系統規格的關鍵決策因素,因此即使車用音響硬體技術未有突破創新,但在低階車款市場中仍占有一定利基。

車用音響市場集中於亞洲與其他新興國家地區。亞洲地區主要來自於中國大陸、東南亞國家的銷售量貢獻;其他地區則以南美洲國家表現最佳。

另一方面,2011年具導航功能的車載資訊 娛樂系統市場規模為一千二百八十五萬台。隨著消費者對導航功能需求提升,因此導航功能車載資訊娛樂系統逐漸朝向中低階車款普及。此類型產品銷售主要集中於歐洲、美國與中國市場(圖2),占整體超過九成比例。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10/2012)
圖2 具導航功能車載系統的全球市場規模

導航功能於前裝市場的搭載比率逐年提高,將大幅衝擊後裝市場產品發展。可攜式導航設備於2010年達到全球產量三千八百五十二萬台的高峰後,受到前裝導航搭載比例提高與導航應用程式取代的影響下逐年衰退,2012年全球產量下滑至二千六百一十二萬台,未來隨著導航功能於前裝市場的普及率提升,後裝市場將難有發展空間。

至於內建通訊功能的車載資通訊系統受限消費者對付費服務意願不高,車廠僅鎖定搭載於高階奢華的車款。在硬體系統不夠普及下,服務訂閱量也難有突破成長,各區域市場的滲透率仍偏低,僅北美市場發展較為成熟。2011年車載資通訊系統在北美市場的滲透率為30.4%,其次為南美地區的國家,滲透率達10.4%,而歐洲與亞洲地區表現則不如預期,滲透率均不到4%。

隨著無線網路技術進步與可攜式電子產品逐漸普及,應用程式與服務隨手可及,消費者對於汽車聯網服務的需求相繼提高,因此近幾年各大車廠均加速應用服務的開發,並推出整合智慧型手機的解決方案,促使車載資通訊統聯網模式逐步多元化。消費者除能選擇內建模組的車載資訊系統,直接連結車廠提供的後端平台取得服務之外,亦可選擇透過與智慧終端連結,間接取得網路服務,如豐田(Toyota)Entune車機整合智慧型行動電話,取得網路搜尋、餐廳訂位等服務。

以2011年發展而言,具間接聯網模式的車載資通訊產品市場規模達一百六十七萬台,年複合成長率為31.9%,預期2015年將可達五百零七萬台(圖3)。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10/2012)
圖3 具通訊功能之車載資訊系統全球市場規模

另外,隨著通訊技術進步及車載資通訊服務越來越多元,內建通訊模組的車載資通訊系統將可望突破現有困境,持續成長。

IVI發展仍有挑戰

分析車載資訊娛樂系統的發展困境,可歸納為幾個因素。

產品創新進展牛步

車載資訊娛樂系統須通過嚴格車輛檢驗規範方能上市,追求高穩定性與安全性為車廠產品開發首要原則,因此車載產品對於新技術採用的態度較為保守,產品進化速度難跟進消費性電子產品發展。

消費性電子產品半年至1年的時間就必須推出新產品與應用,以刺激消費者換機,但車載資訊娛樂系統產品生命週期須配合汽車開發,從研發至上市需要2?3年時間。

產品客製需求大

由於車廠須因應不同地區、品牌與車款,開發不同車載資訊娛樂系統,導致產品須以少量多樣化的模式開發。對於專長於生產消費者電子產品的大廠,以及資源有限而無法因應車載領域客戶多樣化產品長期供貨與備料的小廠而言,競爭優勢較低。

隨時聯網帶動 手機連接車機市場起飛

雖然車載資通訊系統市場發展面臨上述挑戰,不過隨著無線聯網環境發展成熟、智慧終端設備普及,以及雲端服務與應用程式急速成長,消費者對於隨時隨地聯網及應用程式下載的需求已逐漸提高。車廠面對消費者對車載產品聯網需求的改變,自2011年底起,全球主要車廠陸續提出的新一代車載資訊娛樂系統,如豐田Entune、福特(Ford)SYNC App Link、通用汽車(GM)IntellLink等系統。透過車機與智慧型手機整合,讓消費者可間接取得網路服務。

不同於過往車廠提供的車載資通訊系統專注於安全與保全服務,透過連結智慧型手機的車載資訊娛樂系統,將以週邊景點查詢與線上音樂廣播等資訊提供及娛樂享受為主。

行動載具劇增 車機聯網方式多元發展

過往駕駛僅能透過內建通訊模組的車載資訊娛樂系統與後端平台連結,才能取得專屬車載資通訊服務。內容服務主要由業者主導,消費者能選擇的功能有限。

因此各大車廠透過智慧型手機與車載系統的連結,快速擴張應用程式,延續消費者行動上網體驗,並提高消費者駕駛安全性。透過藍牙(Bluetooth)、無線區域網路(Wi-Fi)或通用序列匯流排(USB)的串接,整合車載系統與各類型行動裝置,將可讓車主能有更豐富多元的資訊娛樂使用體驗。除此之外,將汽車作為行動熱點,透過網路頻寬分享讓車內或車外裝置均獲得聯網能力,亦為近期車廠所提出的另一種新型態聯網模式。

作業系統從封閉走向開放

車載資訊娛樂系統的作業平台多為各車廠自行開發,不利於應用程式發展與優化。由於目前智慧型手機已成為重要的中介角色,各大車廠皆運用車機與智慧型手機串接,快速擴增應用程式與服務。因此,2011年2月由車廠、系統供應商與消費性電子產品業者等業者組成汽車連線聯盟(CCC),推出MirrorLink標準。此標準目的為透過統一的連結標準,快速地將各類型行動裝置與車載資訊娛樂系統串連,打造無縫隙的車內通訊環境。

目前已有諾基亞(Nokia)、三星(Samsung)、Alpine、Panasonic、索尼(Sony)等廠商開始展示產品成果,戴姆勒(Daimler)也預告2013年將推出支援MirrorLink標準的相關服務。

除藉由智慧型手機連接方式快速擴增車載資通訊系統應用程式外,近幾年各大車廠也積極投入共通、開放的軟體平台研發,以期能加快應用程式與服務平台的開發速度。

目前的軟體平台以嵌入式QNX平台為主流,其次為微軟(Microsoft)Windows Embedded平台。QNX平台為大多數車廠所採用,約占七成比例;Windows Embedded則是在2006年微軟與福特合作開發SYNC系統而引進車載系統市場,至今獲車廠採用的比重仍較低。雖然QNX與Windows Embedded平台已通過車廠檢驗,系統穩定性高,然而系統軟體平台多經由車廠客製化開發,因此不利於軟體優化與應用程式發展。

為能加速軟體與應用程式的開發,2010年寶馬(BMW)、通用汽車等歐美車廠與第一階(Tier 1)車電供應商組成Genivi聯盟,力推以Linux Open Source為車機的軟體平台。該平台訴求能夠跨越各家車廠的產品線,以共通的軟體架構,加快車廠推出新解決方案的速度,使其更接近於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生命週期,預期2013?2015年可看到具體產品出現。

另一個受到各大車廠關注的則為Android軟體平台,此平台因為基於開放式架構,故可整合各方內容服務,並催生大量應用程式,然而卻因為版本的更新速度太快,車廠驗證流程難以配合開發,目前僅有零星、規模較小之車廠推出相關系統,譬如Roewe、Renault與納智捷(Luxgen)。

不論是透過連接手機或是轉換軟體平台架構,車載資通訊應用服務的發展已逐漸從封閉朝向開放,整合性與開放性將成為車載資訊娛樂系統平台未來發展的關鍵。因此車廠或相關車載資通訊發展業者,應順應市場發展趨勢進行產品研發,才能搭上載資通訊商機列車。

(本文作者為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產業分析師)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