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IoT 智慧家庭 物聯網 智慧城市

政策帶動產業發展 中國物聯網重點領域全面啟動

2018-02-05
中國政府近年大力推動物聯網,規畫多項政策推動包括智慧製造、智慧農業、智慧家居、智慧交通和車聯網、智慧醫療和健康養老、智慧節能環保等重點領域發展規模化應用。台灣業者可關注後續具體方案,同時應注意標準與認證之議題。
中國自十二五時期(2011~ 2015)即開始以政策推動物聯網發展,而隨著通訊技術演進及應用需求多元,十三五時期(2016~2020)政策除持續強調核心技術研發之外,另一重點是引導智慧製造、智慧農業、智慧家居、智慧交通和車聯網、智慧醫療和健康養老、智慧節能環保等重點領域發展的規模化應用。 

中國工信部政策推動連發 

中國工信部將2017視為NB-IoT商用元年,並期望透過NB-IoT發展帶動更多元及廣泛的物聯網應用。2017年5月,工信部與國資委印發《關於實施深入推進提速降費、促進實體經濟發展2017專項行動的意見》,提到加快蜂巢式物聯網商用推廣;鼓勵企業加快推動光纖寬頻、LTE增強等寬頻網路基礎設施技術改造,擴大蜂巢式物聯網部署規模,加快窄頻物聯網(NB-IoT)商用時程;拓展蜂巢式物聯網在工業互聯網、城市公共服務及管理等領域的應用,支持智慧工廠、智慧網聯汽車等創新業態發展。 

工信部在2017年6月進一步發布《關於全面推進移動物聯網(NB-IoT)建設發展的通知》,提出了三大方向及14項目標,要求加快推動NB-IoT網路基礎設施建置,加速發展基於NB-IoT技術的應用,如:公共服務(智慧城市)、個人生活(智慧家居等)、工業製造(智慧製造)、新技術新業務(共享單車等)。 

早在十二五時期中國便開始積極規畫物聯網產業政策,而中國工信部、發改委於2017年1月16日發布《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畫(2016~2020年)》及《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畫物聯網分冊(2016~2020年)》,則是作為十三五期間資通訊產業發展的指導性政策文件,其中從物聯網領域單獨制定分冊的動作來看,不難看出中國官方仍將在政策面給予物聯網發展相當高的支持力度。 

圖1 物聯網領域包山包海,同時也包含未來產業商機。
根據工信部統計數據指出,中國在2015年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物聯網市場,公眾網路M2M連接數已經突破一億,約占全球總量31%,物聯網產業規模已達到7,500億人民幣。而在十三五期間,產業與市場發展目標則是2020年產業規模可達1.5兆人民幣,公眾網路M2M連接數能達到178億以上;另外亦從技術創新、標準完善、應用推廣、產業升級、安全保障等方面提出發展目標。 

力求與技術創新接軌 

為達成上述目標,規畫文件提出了六項主要任務,包含:強化產業生態布局、完善技術創新體系、構建完善標準體系、推動物聯網規模應用、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並特別推動「關鍵技術突破工程」、「重點領域應用示範工程」兩項重點工作,此顯示出中國在十二五時期雖然已迅速發展物聯網技術及應用,但由於通訊技術不斷進展,以及各類型產業結合物聯網應用的潛在需求持續擴大,技術創新及規模化應用會是中國在物聯網供需兩端持續關注的焦點。 

在完善技術創新體系任務上,主要從發展協同創新體系、關鍵核心技術兩個層面著手,而「關鍵技術突破工程」進一步提出未來著重的技術方向,分別為感測器技術、體系架構共通技術、作業系統,以及物聯網與行動網路、大數據融合關鍵技術。 

在感測器技術研發方面,將持續投入在高性能慣性、壓力、磁力、加速度、光線、圖像、溫濕度、距離等感測器產品和應用技術上;體系架構共通技術主要會推動現有不同物聯網網路架構之間的互聯互通和標準化;在作業系統方面,強調消費者行動終端(智慧家居設備、可穿戴設備等)所需的用戶互動型作業系統,以及工業控制、航空航太等專業領域所需的即時作業系統;與行動互聯網及大數據等技術融合主要目標是在工業、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典型應用場域,突破物聯網資料分析挖掘和視覺化關鍵技術,形成專業化應用軟體產品和服務。 

在推動物聯網規模應用上主要可分為四大方向,包含與製造業融合應用、與產業領域融合應用、在消費領域應用創新,以及在智慧城市領域的應用。與製造業融合應用即為發展智慧製造,以推動生產製造全過程、全產業鏈、產品全生命週期的深度感知、動態監控、資料彙聚和智慧決策為目標;在與產業融合部分明確指出農業、物流、能源、環保、醫療等應用方向;在消費領域則是提到可發展車聯網、智慧家居、健康服務等創新應用;智慧城市應用層面則強調透過感測裝置收集多元數據,作為城市管理與服務發展的重要資源。 

「重點領域應用示範工程」則進一步將上述涉及領域,聚焦至智慧製造、智慧農業、智慧家居、智慧交通和車聯網、智慧醫療和健康養老、智慧節能環保等六大領域,並提出發展重點。 

中國物聯網產業鏈漸成形 

中國物聯網市場商機龐大,而中國物聯網產業體系從感測層、網路層、平台層、應用層皆已逐漸發展成形,外資與本土業者皆在其中各司其職。然而在各垂直領域應用之系統整合及服務提供,仍需要產業體系各個環節之間互相協作與整合,尤其在感測設備、通訊技術之外,如何運用雲端運算與數據分析,提供各垂直領域所需的應用服務,更是需與客戶應用端合作共創價值,結合該垂直領域知識經驗提出合適解決方案。 

圖2 智慧家庭發展多年,被看好這兩年即將真正爆發。
上述中國著重的智慧製造、智慧農業、智慧家居、智慧交通和車聯網、智慧醫療和健康養老、智慧節能環保等六大物聯網應用領域,雖然彼此間具有跨領域整合的可能性,但因各自所需之專業領域知識差異甚大,建議台灣ICT業者可先選定單一領域,與垂直領域應用業者進行合作,思考如何透過物聯網應用為原有服務進行加值,整合發展智慧化方案,深入累積垂直領域所需知識與經驗,打造符合使用者需求的物聯網解決方案。同時,可關注中國在此六大應用領域的產業政策發展方向,從中找尋合適之課題與商機。 

中國國務院於2015年5月頒布《中國製造2025》,以智慧製造為主攻方向,目標為將中國從「製造大國」轉型成「製造強國」。同年6月中國國務院公佈《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出「互聯網+行動」之11個重點推動領域,其中「互聯網+協同製造」首要目標為「大力發展智慧製造」。 

在《中國製造2025》及《互聯網+》兩大重點政策引導之下,2015年12月工信部、國標委聯合發布《國家智慧製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15年版)》,提出智慧製造標準體系「5+5+10」框架,並計畫每二至三年對《建設指南》進行修訂,該智慧製造標準體系包括:五類基礎共性標準(基礎、安全、管理、檢測評價、可靠性);五類關鍵技術標準(智慧裝備、智慧工廠、智慧服務、工業軟體和大數據、工業互聯網);十大應用領域(新一代資訊通訊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太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業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 

產業推動劍及履及 

除了著手擬定標準體系之外,工信部積極推動智慧製造試點項目,先是在2015年公布智慧製造46個試點項目,2016年選出60個試點項目,並與工業強國德國合作展開試點,提出首批中德智慧製造合作試點示範專案,共14個試點合作項目,涵蓋鋼鐵、汽車、工業製造裝備、金屬加工、航太與家電等多個領域。 

由於智慧製造、智慧工廠為全球工業發展趨勢,台灣自動化設備、精密機械、工業電腦等產業已開始藉由策略聯盟方式,加強在工業物聯網應用,未來應持續與不同產業應用客戶端合作,推動智慧製造產業鏈整合,並可透過兩岸標準論壇,參與兩岸智慧製造標準合作制定之機會。 

中國智慧家庭產業持續快速發展,創建了廣東基地、浙江基地、湖北基地、四川基地、福州基地、廈門基地、濟南基地、青島基地、大連基地等9個數位家庭應用示範產業基地,產業鏈體系基本上已經可涵蓋網路運營、智慧終端設備及數位化家用電子產品製造、數位家庭應用服務等產品與服務,不過目前智慧家庭在發展上尚缺乏基礎技術標準,雖然海爾、小米等不同企業皆建立起智慧家庭的公共服務平台,但只能形成局部範圍內的智慧家庭生態體系,不同企業產品間存在難以互聯互通的問題,阻礙了智慧家庭的規模化發展。 

因此,工信部與國標委於2016年11月聯合發布《智慧家庭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指出智慧家庭服務的典型應用主要有健康管理、居家養老、資訊服務、互動教育、智慧家居、能源管理、社區服務和家庭安防等,並從產品、技術、服務等面向,歸納共通屬性,形成基礎標準、終端標準、服務標準及安全標準等四類標準體系框架。 

工信部將按照《智慧家庭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要求,組織開展關鍵智慧家庭標準研究制定工作,逐步建立涵蓋智慧家庭產品、服務、數據格式以及資訊安全等較為完善的標準體系,推動實現智慧家庭產品間的互聯互通和數據資訊的開放共用。 

台灣發展智慧家庭應用相關ICT業者,如有意進軍中國市場,勢必會面對到家電業海爾、互聯網企業小米等強力競爭者,或可思考與既有生態系整合,與其他產品或平台間進行通訊及資料交換標準上之合作,並持續關注中國智慧家庭標準化政策進程,避免成為智慧家庭應用上之資訊孤島。 

在智慧交通與車聯網領域,車聯網提供汽車產業朝開放生態系發展之契機,但同樣須面對標準制定議題,工信部推動車聯網測試項目及產業標準制定工作,台灣業者可將後續進展作為技術及產品開發之參考;在智慧醫療和健康養老領域,台灣智慧終端、服務管理業者可與中國社區型照護中心合作,並可持續觀察工信部相關試點政策之發展模式,尋求居家養老、機構養老等不同切入途徑;智慧節能與環保政策上,由發改委主推互聯網+與綠色能源、綠色生態之結合,台灣業者可關注後續具體方案,同時應注意標準與認證之議題。 

(本文作者為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