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

MWC 2018揭開序幕 5G RAN商用化逐步成真(上)

2018-06-04
今年年初盛大展開的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展示各種最新技術的應用,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串連各種產業必備的關鍵聯網技術5G,其商用腳步逐漸明朗化,後續發展令人引頸期待。
5G的發展已進入一個很有趣的階段。第一部份的標準已完成,電信商預計將在2018年底至2019年初發表基於這些標準的5G網路。為了順利達成部署目標,必須要有網路設備的支援,而從2018年供應商的動態看來,5G解決方案確實已較2017年明顯成熟許多。5G網路平台快速發展,但並不代表萬事俱備,能真正帶動5G投資的商用案例仍十分欠缺。此外,雖然今年MWC上沒有出現新的大型基地台平台,但有許多關於虛擬化無線存取網路(vRAN)及開放無線存取網路(Open RAN)的計畫,皆有望推進未來網路平台的發展。 

5G產品組合邁向成熟 

5G技術已取得重要進展。現在發展5G的供應商,相較過去在發展LTE技術時,對商用化的準備顯然更充足。 

多輸入多輸出(MIMO)就是其中一個進展顯著的領域。像是中興已成功縮小其大規模FDD MIMO天線陣列尺寸,看起來甚至可能可以配置在無線電塔上。諾基亞(Nokia)發表ReefShark晶片組,目的也是要縮小大規模MIMO天線陣列的尺寸。為了擴充大規模MIMO解決方案,諾基亞也與康普(Commscope)合作開發大規模MIMO天線與無線電解決方案,將LTE網路效能發揮至極致,接近5G的水平。 

當前的5G解決方案最令市場驚豔的其實是產品組合的多元程度。例如愛立信(Ericsson)宣布包含小型基地台(Small Cell)等旗下5G軟體產品全面升級;華為、諾基亞與中興也同步升級產品。不過,軟體升級不代表電信商就此不必購買特定的5G設備。為支援5G,基頻單元(Baseband Unit, BBU)需要額外的容量,但單靠軟體無法實現。此外,就算無線電經升級後可以支援5G,但電信商可能還是需要添購新的5G無線電設備以支援新的頻段。 

從實際使用案例中獲利5G下一步行動 

5G演進的關鍵下一步是找出讓電信商獲利的方式,才可能帶動投資。5G的初期使用案例已有清楚共識,即為增強型行動寬頻網路(eMBB)及固網無線接入(FWA)。eMBB的獲利成長空間似乎很有限,雖然可以帶起新一輪的手機銷售並催生更多的資料傳輸,但並非長期的獲利推手。部署5G eMBB有節能與提升頻譜效率的優點,可以幫電信商節省營運成本,但最終仍無法創造新的服務模式。 

FWA有催生新服務的可能,像是讓電信商可以在不同市場提供固定的寬頻服務。然而,FWA並非全新概念,也已經利用其他技術部署。此外,有些行動網路電信商沒有可以支援FWA的服務配置。這些電信商缺乏銷售固定網路服務的經驗,而且要讓大眾理解這類應用必須投入相應成本,對廠商來說也是一個難題。 

究竟什麼才能替廠商創造新的收入來源?答案就是5G擁護者所期盼的新興產業垂直使用案例,這也是需要投入最多開發資源與時間才能實現的領域。邊緣運算和網路切片相關新技術仍未成熟,因此尚無法支援大量針對產業的使用案例。目前最大挑戰是如何將使用案例轉換成收益。 

在檢視自己的5G策略後,電信商發現許多使用案例要落實,所需的時間可能遠超過3到5年,他們也需要知道該把籌碼押在哪。而供應商能幫助的也很有限。像是愛立信推出物聯網加速器市集(IoT Accelerator Marketplace)、諾基亞宣布針對智慧城市的物聯網服務,或是華為與Vodafone和義大利電信公司(TIM)等展開物聯網合作計畫,這些供應商的目的都是在使用現有4G技術的前提下,幫助電信商更了解新興的產業使用案例。他們的策略是透過使用現有技術,增進電信商對新使用案例的理解,在5G上路後就能順利接軌。5G使用案例要真正變成可以創造營收的商業模式是需要時間的,但那一天終會到來。電信商必須決定是否要在使用案例仍不明朗時搶占先驅優勢,還是要等到使用案例更成熟後再行動,但可能就會落後競爭對手。 

聚焦vRAN/X-RAN/ORAN掌握基地台話語權 

2018年MWC大會可以觀察到的是市場對虛擬化RAN與開放RAN解決方案重燃興趣,這些解決方案都可能催生新的無線電架構、平台和市場新進者。 

諾基亞、Samsung Networks以及英特爾皆與Verizon合作開發開放RAN與虛擬化RAN架構。X-RAN論壇與C-RAN組織則宣布合併為ORAN聯盟。另外,思科也宣布推出自家虛擬化RAN生態系統。整體而言,以下公司與組織皆有參與開放RAN與虛擬化RAN的相關計畫:康普、Mavenir、AT&T、中國移動、Jio、Altiostar、Aricent、Phazr、紅帽(Red Hat)、Tech Mahindra、日本電氣(NEC)、Ciena、富士通(Fujitsu)、Blue Danube、Amdocs、ASCOS、Netsia、Radisys、德州儀器(TI)、德國電信(Deutsche Telekom),以及SK電信(SK Telecom)。值得注意的是,愛立信與華為沒有在名單上。 

Ovum認為,這並不代表這兩家公司不支援開放RAN或虛擬化RAN。在MWC前,愛立信宣布的雲端網路解決方案即可支援虛擬RAN部署。另一個更有可能的原因是,兩家廠商都不認為必須急著跟上趨勢;做為產業標準的支持者,一旦市場需求出現,他們就會支援這些計畫。就像當初愛立信很晚才支援小型基地台,但現在卻是率先推出5G小型基地台的幾家廠商之一。 

開放RAN與虛擬化RAN距離完全商用化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現在並非所有電信商都買帳,因為他們看不出價值所在。接下來必須仰賴Verizon、AT&T和中國移動等主要行動通訊電信商,才能讓這些新架構邁向成熟,並讓更多電信商可以使用。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些RAN技術的變革可能會讓Altiostar、Mavenir和Samsung Networks等供應商在行動網路場域更具影響力。這些廠商具備開放無線電介面,所以不需要拿下完整的RAN協議,只需掌握無線電或基頻單元即可。長期來看,這樣的發展可能會進一步打亂RAN的供應鏈。 

(本文作者為Ovum下一代基礎建設實務主管)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